2012年4月22日 星期日

英林 洪氏 十四朝奉


據考,現布居在閩南一帶的洪氏苗裔有下列幾支:

1、     昭宗乾寧年間(897)由河南光州固始從王審知入閩,經三遷後而肇居於晉邑南關外十四都英林村的十四朝奉。
   
    據江西婺源黃荊墩族譜載:十四朝奉,名古淡,漢宗公之三子,輩行排列十四,即十四郎,生於唐會昌乙丑(845),妣郭氏,生四子;鹹通甲午(874)奮跡 光州固始,僖宗廣明庚子(880)授朝奉大夫;中和壬寅歲(882)為王使軍(王緒)參議,乙巳(885)偕二子隨部南下;光啟丙午(886)從王觀察使 (王潮)駐武榮泉山,昭宗景福癸醜(893),助威武節度(王審知)克閩州(今福州);後三遷而肇居晉江英林,曆一千餘年,傳四十世。其後裔主要聚居在晉 江英林及英林周圍的幾十個村莊(古傳五十三鄉),進而散居在泉州地區的鯉城、南安、惠安、安溪、德化、永春和廈門的同安,廣東、港澳臺及東南亞各地。
  1、晉江英林洪氏昭穆:亶茲孫子,爾玉汝球,溯源我祖,肇于光州,瞻斯英里,乃奠厥攸,詩書禮樂,燕翼貽謀,分支析派,近遠一儔,掇科取第,文采風流, 忠孝廉節,令聞長悠,謨烈昭垂,億萬春秋,後昆踵武,儀式作逑,曰昌載熾,克紹箕裘,敬勖來許,交勉家修,名題麟閣,身登瀛洲,為國禎幹,德業炳彪,永似 以續,弗愧前猷。

 洪氏古時被譽為衣冠右族,歷代名宦輩出,簪纓薈萃;賢豪鵲起,英才雲集。掇科取第,文章華國;竭忠盡義,愛國愛鄉。有兄弟三及第,父子四進士,使金被 禁冷山十五年,持節不變,忠貫日月的宋徽猶閣大學士洪皓及譽稱三瑞流芳的洪皓三子適、遵、邁。有決疑獄、劾貪官,革時弊、濟民困,耿介敢言,剛直不阿 的監察禦史洪天賜。洪富,明嘉靖八年進士,任刑部主事,四川布政司左參政。洪澄源,明萬曆十四年進士,授戶部主事,貴州按察副使。洪際元、洪先春,明萬曆 年間武進士。洪范,初授千總,因戰功升海壇總兵。還有譽滿閩南及東南亞的曆學家,清廷欽天監,泉州洪氏繼承堂擇日館主人洪潮和。洪氏先哲賢才,曆世層 出不窮,難以枚舉。

 三、燉煌洪氏世系及遷徙概要
「始祖共普為二次黨錮,懼禍及己,棄仕歸隱於河南共城,改姓為洪避仇,厥後苗裔沿黃河流域東遷,進宣城著望而族始大矣。」
「普 公改姓初期24代,約600年,譜牒失據,難考其實。昺公係共普祖之第25世孫,約生於(註40)唐玄宗天寶9(750)間,肇基於寧國府太平縣,德宗 貞元18(802)住歙縣,為安徽(簡稱徽)始祖,公簪纓之世家也,子一師敏。第26(2)世:師敏,約生於773年間,授挾書郎,歷四川郡守,奉使 靖州(湖南)贈護國太師,子三,延福、延壽、延正;福、壽居歙,正遷居失詳。第27(3)世:延壽,行二,約生於797年,官長史生,遷婺源黃荊墩( 隸安徽),子一漢宗。第28(4)世:漢宗,約生於820年間,舉秀才科,擢內史典冊,身冘嗜經史,子三,古愚、古雅、古淡;愚居歙,淡裔徙失詳難考 (按:古淡即十四朝奉公名諱,詳後述)


 四、洪氏四大派入閩()略說
「改洪雖有五派,入閩者共普派居其首。燉煌我族,源出同流;考洪氏先祖,或因仕入閩,或為謀生,遠違祖居地,入閩()肇基創業瓜衍者,考其源俱是瑀公、十四朝奉公、仁璲公及忠宣公之苗居多,《洪氏宗譜》依此而分為四大派:
(一)瑀公派
共普祖之21世孫,約在唐玄宗開元12(725)間,自燉煌遷居閩境,啟源於福州莆田涵頭鎮。其孫大丁,知潮州刺史,來仕於潮陽,又開入潮先聲。苗裔粵境居多,亦是閩地一大派也。
(二)十四朝奉公派
公故居河南光州固始,唐昭宗乾寧2(897)從王審知入閩來泉,後遷英林而奠攸居焉。公自河南入閩譜載甚詳,惟是分支隻字未提成謎,()是共普派成分居多,期待宗親再考證!」(註46
〈英林洪氏大宗〉詳載「英林洪氏開基祖十四朝奉公(名古淡,號十四郎,官朝奉大夫,簡稱十四朝奉),唐武宗會昌5年乙丑(845),生於江西婺源(今隸安 )車田黃荊墩,僖宗乾符元年甲午(874)  (按:原載「唐鹹通甲午」紀元與干支有誤),奮跡河南光州固始,僖宗廣明庚子(880)授朝奉大夫,893年助節度使王審知克福州,昭宗乾寧2 (897)來泉,三遷而肇基英林。」(註47)對照〈安徽譜世系〉所載「4世祖漢宗傳後有三,古愚、古雅、古淡,淡裔徙失詳難考」(註48)之說,應可確 定十四朝奉公乃安徽傳派第5世祖古淡是也;而1979年作者「期待宗親再考證十四朝奉公派分支之謎」疑案,得於2010年初解開,此亦為稽考譜誌難得之收 穫,自897年入閩至2010年,已歷1103年矣。


(三)仁璲派
公係士會之澤,世居蘇州吳縣,約生於宋太宗雍熙3(986)間,真宗 祥符9年丙辰(1016)科,出仕於朝,忤權貴,乾興元年(1022)謫漳州長泰縣,卒於官。子文憲卜居龍溪,尊仁璲為開基祖,「仁璲派由昺公九世孫師昉 之分支而分」,(註49)「又考忠宣公乃師同之澤,與師昉同胞兄弟,如追考無誤,仁璲派即由師同與師昉而分。」(註50

(四)忠宣派
皓、皎昆仲之澤所衍,流分頗廣,按《洪氏宗譜》分為六大派:
   1.瀛嶝派(分有二派)
忠宣公胞弟皎公,字獲麟(1090-1141),昆仲同榜於政和5年乙未(1115),任福州府丞奉諫議大夫入閩。長子進遵父囑奠居建寧,次子道開源小嶝嶼,創瀛嶝之始,5世袞公再開嶝山之始。兩派俱尊皎公為太始祖,是忠宣公派開入閩之先聲。(





英林洪氏大宗祠
2008-12-22 09:22     來源:晉臺宗祠及其姓氏源流     編輯:賀晨曦

洪氏是一個常見的姓氏,約佔全國漢族人O14%,居中國姓氏人口排行107位。以浙江、江蘇居多, 兩省洪姓約佔全國漢族洪姓人口28%。在閩南,洪氏是一個歷史悠久,傳裔眾多的望族。僅晉江、石獅洪氏就有68村,總人口6—7萬人。晉江洪氏分佈主要在 青陽鎮(現西園)錢嶼、蓮嶼、梅嶼,及英林鎮,金井鎮,龍湖鎮一帶,稱五十三鄉洪

洪氏的起源有二,一謂起於姓。據《元 和姓纂》,上古炎帝神農氏之後十四世日勾龍,勾龍生垂,為堯共工之官,因命氏列于諸侯,封於共國(在今河南省輝縣),稱為共伯。春秋時,共國被衛國所滅, 其後人稱共氏。東漢靈帝時有大臣共普,因宦官勢張,棄官避禍,改姓為,遷居燉煌(今甘肅涼州)而族姓昌大。故洪氏以墩煌作為郡望。一謂洪氏來自 宏、弘、翁等氏之後改姓而成。《通志氏族略》載,豫章有弘氏(一説宏氏),因避宋朝諱而改為同音的字。又據《六桂堂族志》謂:五代時有由莆田竹嘯莊 遷泉州的翁乾度,官至郎中,娶夫人陳氏,生六子,因避亂將六子分別改姓:長子處厚,字伯起,分姓洪;次子處恭,字伯虔,分姓江;三處易,字伯簡,本姓 翁;四處樸,字伯悖,分姓方;五處廉,字伯約,分姓龔;六處休,字伯容,分姓汪。至宋初,六子先後俱中進士,居官顯榮,人稱六桂聯芳,其苗裔振振繩 繩,分佈廣泛,故閩南乃至東南亞一帶華僑,俱以洪、江、翁、方、龔、汪六姓為同宗,稱六桂堂

洪氏人閩南先後有下列幾支派:

一是唐末乾寧年間由河南光州固始從王審知人閩,經三遷後肇居於晉邑南關外十四都英林鄉的十四朝奉;

一是南宋初年,洪皓、洪皎昆仲之後裔,由江西樂平人閩分居於同安、晉江等地,錢嶼洪氏屬於這一支派;

一是宋乾興元年(1022),江蘇吳縣人洪仁璲任職漳州府長泰知縣,攜眷遷居長泰,傳裔分佈於漳州、龍海、漳浦、東山一帶。

英林洪氏是最早入閩,傳裔眾多的一支。

據《英林洪氏族譜》記:一世始祖十四朝奉,妣郭氏恭人。公河南光州固始縣人,緣黃巢、王仙芝作亂,唐昭宗乾寧三年丙辰(896),錢繆剋復越州,時 王審知自稱福建留後,因以將軍扈閩。越四年丁巳(897)公偕二子從王審知入閩來泉,初居晉邑十四都湖北洪厝(即符卿郭冠山墓前),公幼習詩書;諳熟山 水,曾悟東山勝水煙霞雅趣,旋而移居厝跡前,殊猶未遂所願。因見英林地脈攬英山之勝概,揖虺水之奇觀,故三遷而肇基英林,是為英林洪氏之始祖。迨二子成 立,遙念光州固始,乃以家事委二子,遂單騎而歸。途中染病,卒于惠安,就地安葬在惠安縣南山前鄉湖坑山,穴名青草龍,又名白鶴現介。妣葬在固始縣。

十四朝奉肇基英林以來,迄今一千餘年,傳承三十五世,本村分南、北二社,七個房頭,人口近萬。分支不僅遍佈泉州晉、南、惠、同、安、永、金諸邑,而且傳播閩、浙、贛、皖、粵、臺、港、澳,以及歐、美、日和東南亞諸國,尤以旅居菲律賓者為多。

洪氏族大丁多,歷代名人仕宦者輩出不窮,忠勇廉節,文武兼資。舉其特出者如下:

洪皓(10881155),字光弼,江西鄱陽人,宋政和五年 392

(1115)進士,官徽猷閣待制,假禮部尚書。建炎三年(1129)為大金通問使出使金國,兼任淮南、京東等路撫慰使。金人曾脅迫他和副使龔璃留作偽齊 劉豫的官,皓誓死不從,被流放于冷山牧馬而不屈服,得金人所敬,屢欲封其官爵,皆力辭。皓身囚金國,心不忘宋,時因秘使通于宋廷。被囚14年,至紹興十二 (1142) 始得還朝,忠義之聲聞于天下,高宗譽其卿忠貫日月,雖蘇武不能過。除徽猷閣直學士,提舉萬壽觀兼權直學士院。後為秦檜所忌恨,被貶出知饒州,旋除 饒州通判,後被囚大理獄,流放嶺南,至雄州卒。秦檜死後,得以平反,復其官,謚忠宣。

據晉江英南譜注:英林洪氏五世祖文安公偕父 經商,胥宇安徽定居焉。傳到四世孫洪皓,宋政和乙未科狀元及第,官至徽猷閣大學士,綸音忠貫日月,三瑞流光。據此,洪皓係英林始祖十四朝奉公派下第九世 孫。故傳衍自洪皓的同安洪氏(在全縣有109個村,人口3萬多人)、晉江嶼頭洪氏也屬英林派下宗支。

洪皓有三子,長洪適,字景伯, 與弟遵、邁先後中博學宏詞科,孝宗時歷遷司農少卿,權直學士院、累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次洪遵,字景嚴,紹興十二年(1242)與兄洪適同中詞 科,授正字,累進資政殿學士。三洪邁,字景盧,紹興間中詞科,累遷左司員外郎,使金,知贛州、婺州,特遣敷文閣待制,以端明殿學士致仕。著有《容齋隨 筆》、《夷堅志》,並輯有《唐人萬首絕句》行於世。

相傳洪皓初官寧海主簿,代行縣令事,減賦稅,撫恤貧民,深得人心。當年縣中荷 花、桃、竹皆成連理,故名其居日三瑞堂,或説皓之三子適、遵、邁俱為學士,時人稱為三瑞,故洪氏以為堂號至今。 393 洪天錫(1202—1267),字君疇,晉江廿三都(現屬石獅)後廳人,南宋寶慶二年(1226)進士,歷任潭州知州、監察禦史、福建安撫使、顯文閣直學 士等職。居官耿介敢言,不畏強暴,任監察禦史時,屢次上書理宗皇帝,抨擊貴戚、巨閹。關心民疾,決疑獄,劾貪吏,革時弊,濟民困,遇災開倉賑民,奏請罷民 荔枝貢。史評:天錫言功有準繩,居官清介,I臨事是非不可回折。時譽其近世敢言之士,始終一節,明目張膽,言人所難,惟溫陵洪公一人

洪朝選(15161582),字舜臣,號芳洲,同安翔風裏十三都洪厝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進士,任至刑部侍郎,通議大夫。以廉潔秉公,執法嚴 明著稱。因辦案不阿,忤逆時相張居正意,被羅織罪名,削職回原籍。居正牙爪勞堪為福建左布政時,更與同安知縣金枝,捏造罪名,逮訊洪朝選,殺害於獄中。至 萬曆二十二年(1594)始為平反,神宗皇帝派員諭祭,讚其撫雄鎮而隨任有聲,握大獄而執法不撓,崇祀於鄉賢、名宦祠。

洪富(1488—1560),字國昌,晉江錢嶼人,蔡清再傳弟子,究心易學,嘉靖乙醜(1529)進士,官至四川參政,為官清廉愛民,人稱洪佛。晚年致仕,詩書自娛,誨鄉人誠心篤行,人稱長者。

洪可弼(1538—1575),字旭臣,晉江十四都蔡岱村人。嘉靖辛酉(1561)中舉人,乙醜參加會試,時當倭寇作亂,他在策問中以寓兵於農,山海 防禦的擘畫受讚識,授以贛州定南知縣。至則修學宮,鑿通道,以利民生,得百姓擁戴。附近有賊寇據山稱帝多年,欲攻定遠,見可弼有備,遂請降。可弼與約 降,不意憲臺希圖大功,以生擒賊首上報。可弼與之爭,具疏詣闕。憲臺忌之,設宴置酒毒殺可弼於贛州府堂。定南人立廟祀之。

洪澄源(1549—1608),字子定,洪富孫。萬曆癸酉(1573)舉人,丙戌(1586)進士。官至貴州按察副使,備兵畢節,率宣慰土司平楊應龍之叛。擢貴州按察使,轉雲南右布政。

洪清鰲,字六生,晉江十四都後廳(今石獅)人,崇禎已卯 (1639)拔貢生。唐王人閩,洧鰲往迎,授衡州通判,抵楚督師,改授道州刺史,收編原李闖王部下十三鎮以抗清,功加總督兩粵滇黔晉楚豫等處地方軍務兼理 糧餉、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僉都禦史,據險出沒荊湘間。清軍分道進攻,南明部將李來亨等兵敗,縱火自焚。洧鰲被執,勸降不從,戳於巫山,臨刑神色不變,屍體 被投入巫峰三峽中。

洪承疇(1593—1665),字彥演,號亨九,南安英都人。萬曆四十四年(1616)進士,崇禎間任陜西三邊 總督,多次挫敗李自成起義軍。崇禎十二年授薊遼總督,赴東北抗清,松山兵敗被俘,歸順清朝。順治元年隨清兵人關,乙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都督院右副都禦史原 銜人內院助理機務,對於清朝的政權建設、社會秩序穩定提出一系列措施。順治二年,受任招撫江南各省總督軍務大學士,以撫、剿並舉,克平江南抗清勢力。順治 十至十七年,又奉命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五省總督軍務兼理糧餉,以清除南明抗清勢力。卒謚文襄。因南安英都洪氏係英林南社九世仙尉公傳裔,故 洪承疇亦為十四朝奉之裔孫。

洪秀全(1813—1864),廣東花縣人,18511月在桂平金田村組織起義,由金田出發連克梧 州、柳城、長沙、嶽州,立國號太平天國,1853年攻克武昌,繼而攻克南京,定都南京,自號天王。後因清兵進攻及內部分裂而敗亡。據廣東花縣《洪氏宗 譜》,洪秀全出自南宋名宦洪皓之後,洪皓曾孫洪璞遷福建晉江,其後人洪貴生又從晉江遷潮州海陽布心,洪貴生曾孫洪貞祿於明永樂間又遷至石埕縣石坑堡。其後 人洪沿三又於清康熙年間遷花縣官祿埠村。算來洪秀全是洪貴生的第十六世孫。

英林洪氏不僅在晉江、南安、同安,廣東吳川、遂溪、廉江、赤坎、高州、電白、信宜,廣西合浦,海南雷州等處有支派分佈,在臺灣也有許多傳裔。

據族譜統計,康熙、乾隆年間,英林北社十三至十四世遷臺者達207人,南社十一至十六世,遷臺者達347人。其中很多是兄弟同往父子同往祖孫四代同往的。他們廣泛分佈於彰化縣、諸羅、臺北府、淡水港、東港、艋甲、竹塹、臺北、鹿港、草尾店、臺灣府城、鳳山 靈仔寮、笨港、鳳山番仔寮、臺南阿裏港等地。現今在臺灣的洪氏有28萬人,按臺灣人口比例排行第 15位,其中大半與晉江英林有淵源關係。如現任世界六桂堂宗親會理事長、臺灣六桂堂宗親會會長的前監察委員洪,復德祖籍就在石獅後廳,即英林九世介壽公的 傳裔。近年來,已有不少臺灣洪氏族裔前來英林尋根謁祖。

英林洪氏原建有祠堂,明季為兵燹所毀。清康熙五十四年 (1715),時有崳上村二十一世孫洪光弼,字光輔,自幼旅居暹國 (泰國),創辦實業,積聚至數十萬金,暹國王賜號昭誇”(即國佐)。光弼身居異域不忘故土,回國鼎建崳山小宗祠。又捐金百餘為倡,擇本房小宗舊址,籌建 大宗祠。返暹之後,獲悉工程因故遲延,弗克告竣,便再捐七百餘金,命長子尚彬協族中耆老董理修祠事,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冬建成。廟貌聿新,前徽 式廓,匪獨慰于水源木本之思,尊祖敬宗之念,亦俾異日子孫瞻仰 396 遺規,報本追遠,時切春秋俎豆之感。

清乾隆年間,南安古 山洪應心撰大宗拜祖祭文28句,每句 4字,計112字,無一雷同,便議定為英林洪氏昭穆,自十九世起啟用:宜茲孫子,爾玉汝球。溯源我祖,肇于光州。瞻斯英里,乃奠厥攸。詩書禮樂,燕翼貽 謀。分支析派,近遠一儔。掇科取第,文采風流。忠孝廉節,令聞長悠。謨烈昭垂,億萬春秋。後昆踵武,儀式作逑。日昌載熾,克紹箕裘。敬勖來許,交勉家修。 名題麟閣,身登瀛州。為國楨幹,德業炳彪。永似以續,弗愧前猷。

英林洪氏大宗祠於光緒己卯年(1879)一度重修。至1955 年被拆毀改建為英林糧站,又經40餘年,至上世紀90年代,經海內外族人共議重建,分別成立英林洪氏大宗菲律賓建委會、英林洪氏大宗香港建委會、英林洪氏 大宗建委會等組織,籌集資金,主持重修事宜。擇吉於199111月破土興工,至1992 12月竣工。

新建洪氏大宗祠為大三開 間兩落硬山頂建築,坐北向南。三川脊屋頂,石構面墻,磚石山墻。開三通大門,門廊並列四柱,階前聳立一對青石獅子。門口兩級石埕,並建有圍墻。門墻石堵皆 精工雕鏤,有影雕、線雕、浮雕、透雕各種吉祥圖案。大門青石匾鐫墩煌衍派,其上方又懸黑漆金字牌匾,上鐫清光緒狀元貴州人夏同和手書洪氏大宗”4 顏體大字。左門匾鐫六桂傳芳,右門匾鐫三瑞流光。門柱皆鐫聯對,有岩峰虎踞鍾靈毓秀,湖澤龍蟠蔚瑞呈祥。”“英山勝概標名族,林海雄風蔚大 宗。以表祠堂勝概。

大廳比天井高出五級臺階,寬闊宏敞。廳內梁枋、籠扇、案桌皆朱漆鎏金。廳壁用紅磚砌築。梁枋間掛滿黑漆金字匾 額, 天王第一丞相大學士都督都監刑部侍郎 尉榮封都憲副總府經文緯武特簡黃堂祖孫進 ”……不下數十方。廳中石柱皆鐫聯文,稱頌歷代先祖功德, 如:劾三姦正國持綱大宋尚書第;敦五族安邦制策皇清將相家。冷硎山誌報君恩,峻節昭昭臨大節;道州府身殉國難,忠心耿耿格天心。

祠堂兩廡鐫有英林洪氏大宗始建碑記英林洪氏大宗重建 碑誌英林洪氏大宗重建海外菲、港、臺等裔孫捐資芳名綠

1992年臘月,洪氏宗祠竣工,舉行落成暨升祧大典,海內外 胤裔紛紛組團還鄉拜祭祖先,盛況空前。亞洲晉江社團聯合會 董事秘書長洪長存先生的題詞,表達了洪氏後人的心聲:

洪氏大宗祠得以重建,標誌著中華民族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拆毀與重建,相隔何其短暫,破立之間,中國人民經受的酸甜苦辣盡在不言中。唯人們應堅信,光明和希望永在人間。

重建的意義在於緬懷和紀念,這是中華民族不忘本的美德。對祖先的緬懷和紀念是一面旗幟。在這面旗幟下,凝聚著無窮的生命力,年年代代,代代年年繁衍不息。

重建的意義也在於對洪氏後人的策勵,翼其繼承祖德,精誠團結,努力上進,壯強體魄,為人類社會立功、立德、立言,敢領風騷,自立於中華民族之林而毫無愧色。




29()洪古淡遷晉江英林(待考)
Last Updated by 世家 on Apr 26, 2011
28世孫漢宗公生三子古愚、古雅、古淡,因避黃巢亂,遷離婺源衍生三支重要支派:古愚公,後裔居歙縣;古雅公遷江西樂平;古淡公奮跡河南光州固始,助威 武將軍節度使王審知攻克福州,後三遷而肇居晉江英林。(註:在江西及安徽諸譜中均載 "古淡,失詳。" 英林族譜原記載一世為十四朝奉,未記古淡名,最近之族譜才有此記載,其考證實情仍待考)
古淡,生於 唐會昌乙丑(845),號十四郎,生四子。鹹通甲午(874)奮跡光州固始,僖宗廣明庚子(880)授朝奉大夫,中和壬寅(882)為使軍王緒參 議,乙巳歲( 885)偕二子洪宣義、洪評事隨部南下。光啟丙午年(886)從觀察使王潮駐武榮泉山(今泉州鯉城區),昭宗景福癸醜(893)助威武將軍節度使王 審知克閩州(今福州),經三遷而肇居晉江英林。
晉江英林洪氏昭穆:
茲孫子,爾玉汝球,溯源我祖,肇于光州,瞻斯英里,乃奠厥攸,詩書禮樂,燕翼貽謀,分支析派,近遠一儔,掇科取第,文采風流,忠孝廉節,令聞長悠,謨烈昭 垂,億萬春秋,後昆踵武,儀式作逑,曰昌載熾,克紹箕裘,敬勖來許,交勉家修,名題麟閣,身登瀛洲,為國禎幹,德業炳彪,永似以續,弗愧前猷。


婺源召開洪氏宗親聯誼會並成立洪氏文化研究會
2012-1-18 18:24| 發佈者: hongszq| 查看: 406| 評論: 1
摘要: 元月3日上午,婺源縣大鄣山鄉會議室50余名洪氏子孫齊聚一堂,共同出席了婺源洪氏宗親聯誼會籌備處組織召開的婺源洪氏文化研究會。
婺源召開洪氏宗親聯誼會並成立洪氏文化研究會
       元月3日上午,婺源縣大鄣山鄉會議室50余名洪氏子孫齊聚一堂,共同出席了婺源洪氏宗親聯誼會籌備處組織召開的婺源洪氏文化研究會。
      本次會議由婺源洪氏聯誼會籌備處負責人洪群雄主持,聯誼會上選舉產生了婺源洪氏聯誼會、婺源洪氏文化研究會、婺源洪氏商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 人選。選舉產生後的婺源洪氏聯誼會常務副會長洪建偉、洪和平及秘書長洪群炎、洪氏文化研究會會長洪忠佩、商會會長洪堯彬等組織成員及婺源眾多宗親參加了此 次會議,中華洪氏文化研究會籌備處秘書長洪貴南和副秘書長洪祖斌、洪秀萍(福州)、洪成忠出席並發表了講話,來自安徽省的洪峰和江西省鄱陽縣的洪明權、德 興市的洪志仁、洪忠東宗親到會祝賀。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proxy/AVvXsEgW7KYNR1PBavnUwv4jl_gF68jtxKqa2cp-EFIC1UJuJW5w5-NE4du4MDYXiIvHxWSs5CgS2fqYVEwoOgOPt4KPAxCMqW3i-CDT_WiCp4HAKwpBs7iOGi_IWa8GTlyA0ez7Shyphenhyphenzo2u32BjZdSTAMIn9pPwrijqZsEqUm8aKTE5f1yM9JXpOZdd1MFoa5WeGm6dkxg=
        婺源是江南洪氏祖先洪延壽、洪經綸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他們的墓葬地,唐朝下葬至今,他們的墓地保存良好,為江南洪氏後人嚮往瞻仰之地。近年來,婺源洪氏 子孫積極參與洪氏文化的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們深深為洪皓父子忠貞愛國的崇高氣節和洪秀全改天換地之壯舉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
       譜載,江南共洪一世祖昺公之孫洪延壽(唐貞元壬午年九月初六日寅時生),官至長史。唐大中年間(西元847-859年),延壽公由歙縣黃墩遷至婺源黃荊墩 (又名輪溪,後改名車田村)定居,為婺源共洪姓始祖。延壽公遷至黃荊墩時曾賦詩一首,崛起石壘墩,仰依天馬峰。天馬高高昂馳驟,俯瞰輪流溪浪洪。餘欲覽 春色,一一植樟松。這便是當時車田村的寫照。延壽公親植的樟樹,鬱鬱蔥蔥,至今已有1200餘年歷史。遊人至此,無不拍照留影。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proxy/AVvXsEj56MaQxLiHS1m3R8FstYp7GSykeaM16xPNJXpAO-tBknXWBlsMbUXUhzALt-GrNyYJSIZJLw7tA6oKXU1S8me-U4a5rqGe9cve69s59FJYY_DLR_rXfb8I_s_0mKdTTTNrmDgw_-BRiUnIIDETvmWqjgjAFQGVRUSIt06G-17PHkZLF4q7Ds8K3RD2l7_dHHjd0g=

       洪秀全陶承祖籍天地靈氣,曾專程到輪溪祭祖,並賦詩一首:如蓋亭亭樟覆霓,專程祭祖到輪溪。殘廬依舊莽荊發,故墅猶新雞鳥啼。河曲流長翁醉釣,山崇峰峭月憂低。裔今壯志乘天馬,大訓堂開閱戰車。
      唐代,弘氏易洪始祖毗陵監察禦史洪察之孫洪經綸,唐德宗建中年間(780)為河北黜陟使,因議罷方鎮兵,而左遷宣歙觀察使,系歙宣文學首倡,是徽州新安 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洪經綸官至諫議大夫,後隱居於於婺源官源 (今婺源縣段莘鄉官坑村),為婺源弘洪氏始祖。
        中華洪氏文化研究會籌備處秘書長洪貴南和副秘書長洪祖斌、洪秀萍(福州)、洪成忠認為,婺源是洪氏祖先繁衍生息的重要一站,是他們的老家。葉落要歸根,他 希望海內外洪氏朋友多來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走一走,看一看,與婺源洪氏宗親多交流,為延壽公、經倫公故里投資興業助一臂之力。外地嘉賓在會上也傾訴了他們 對先祖故里的思念和仰慕之情。
        婺源洪氏聯誼會會長洪群雄號召婺源二萬多洪氏宗親,一定要在中華洪氏文化研究會籌備處精英們的引領下,為婺源洪氏文化的傳播和當地經濟的發展作出自己的努力,相信中華洪氏這棵姓氏園林中的參天大樹,今後一定會更加枝繁葉茂,煥發出勃勃生機!
       會後,出席此次研究會的洪氏子孫代表在先祖延壽公親植的延壽古樟下集體合影留念,並在共進午餐中相互敬酒,共敘親情。



婺源洪氏宗亲联谊会
2012-01-17

4 則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家譜中昭穆誌記載:朔源我祖,肇于(不是於)光州,大堂哥肇熙的小孩名子都尊從昭穆誌來命名為于字輩。不知是那個于(於)才對。好像古代文言文會用這個于字。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