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台灣人

 
 台灣的原住民與新住民 
有新才有原, 時間點決定之前與之後, 這是人為區分,也有定義上的檢討空間 。
人類幾十萬年可考的歷史資料中, 不無空白期間。 而且早期部落之間,收容 入贅 通婚 滅族 合併 母系社會 遊婚 等等,現在還不是很清楚的血緣交通模式,都讓閱讀資料者必須謹慎思考 ,文化語言族?  血緣族?或者政治經濟利益或階級? 
何為平埔族? 

請注意 台灣的原住民, 日領初期是分生番熟番, 
平埔是以居住地理條件區分 平地 高山, 卻又排除離島與部分平原上的高山族部落 。這一區分 方式有其弱點。 


我的看法,  考慮原始住民遷移的習慣與困難度,
所謂平埔族, 就是有明確歷史紀錄前 這一時期,後來的文化武力優勢的移民A,  與前一波移入居住者B的血緣混合體,  而接受大多數優勢文化習慣或混合. 特徵是 有土地範圍的觀念 從事農作



因此, 台灣頭到台灣尾兩個變數A B , 各有多個選項交互 作用.
A群可能是少量漢人多量中國大陸東南民族 東南亞民族有血緣關係 ,, 

B 群即前一波西海岸居民(現在歸屬高山原住民部落同血源者?南島多數?),住於近海地區者的 多族群 B(因被迫移入高山 現認為高山原民少數非高山原民),
交融而成平埔族 C (西元1600年前後).
意思是現今之中國東南地方之早期住民 宋元朝以前零星來台者與千年萬年前多次移入的今日所謂高山原住民之居於北部西部臨海地區者,東部與南端顯然不包含。
   


有較具體文字歷史之後, 多族群D (荷蘭人 琉球人 日本人 西班牙人 粵人 閩人 中原漢人 等等),
再與上面的 C (多量 ),  (A?或 B?)?少量,混合。
形成E,  即日本來台時的台灣人 (1650-1895)不含高山族。
 即為日本人到台灣的情況 。


之後E 與 
 F (多族群:日本人 琉球人, 韓國人, 中國人, 港澳人, 華僑),
再混合 ,
就是美國當時派蔣接收台灣時 所稱 Formosan (與他後來帶入者Chinese 有區別) 的G,B,
戰爭結束時的台灣人 與山地原住民( 1945-1950 )。

H 是1945  之後就是中國大量移民軍公教為主 商民少數, 工農更少
越往後, 交通越方便,  教育 工商業 政治等等因素 影響越大 。 
現在原住民B'  G 如果認為與H 同樣是中國人
就符合 "海峽兩岸的中國人 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 "

在這意見沒有整合好之前 B' 與G 等於 缺法律支持下 被迫牽就現實 的被稱為與 H
 相同 美國人骨子裡 沒有改變 台灣是GB 加H的想法

注意到B
為三者之一 因此現在是左右逢源
G 與H則各有 分裂意見
大多數是保持現狀派

血源分析對了解過程及疾病有助益 但是對階級經濟 政治無實質幫忙 想這樣子說台灣是南島語系? 要改革的是H
主導下有利特殊集團的社會福利分配 退休保險優惠等等

要進一步了解有土地的部落 在原始時代的生死抉擇
請看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经济观察人是可以被驯养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张轲风
遊牧民族 或者航海民族 有路可退的 當然是有另一個選擇
因此對農耕為主 有土有財的漢人社會
最不聽話的難纏的 就是北邊遊牧 胡人
東南的海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