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

洪長庚醫師---台灣第一位專科訓練資歷的醫學博士

我的 

祖父,洪長庚醫師。當1899年與他的曾祖父合照時,可能沒想到他的一生會是怎樣。

hong's-photo1.1
第一張圖,是我父親在1966年他過世時,整理出來,寄給大阪醫科大學校友會的資料。台灣人1893年出生,得到博士學位的不只他一人,他也不是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
從這個紀錄,可以看得出他父親的苦心栽培,以及他個人的特質。

洪長庚 醫學博士 年史

hong family  late 1910s
發現北投石的岡本要八郎是他小學老師,他到日本的第一站,木村匡先生家,木村是當過總督府學務科長的日本教授。
他認為,台灣人並沒有生物學的理由次於日本人。這論點導致他離開後藤新平的總督府。

cgh2
---------------------------------------
為了爭一口氣。
培養一位台灣學童,成為日本人承認的完全醫學博士,變成我的曾祖父,木村以及岡本的共識。

清朝末年,博士等同進士,科舉時代,曾祖父1895年回泉州考上秀才,但是面臨抉擇。他選擇回台灣。

兒子能在日本國得到醫學博士,恐怕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事。(很巧的還是東京帝國大學的醫學博士)

台灣第一第二...醫學博士其實不重要。
重要的昰,日本人眼中,貨真價實的專科醫師醫學博士,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寫史的人,"台灣第一位眼科醫學博士"
--重點不是眼科,重點是有專科訓練資歷的醫學博士。

這在當年台灣醫學界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昰,比起日本學童,毫不遜色的過程。

台灣人生物學上,並沒有低於日本人。
給予一樣的教育環境,台灣人可以達成當時文明世界所要求的水準。

翻一下台灣歷史,這是當年很重要的ㄧ個實證。
如果要搶第一,不必走這樣的路。
--------------
從此家風,是什麼就是什麼。不要膨風。
寧可多給不要少給。
-----------------------------------
東京 帝大 洪長庚博士 指導教授 井上通夫 函 三位老師介紹 1928

井上通夫 いのうえ-みちお

1879-1959 明治-昭和時代の解剖学者。

明治12年2月28日生まれ。ヨーロッパに留学し,大正10年東京帝大教授となる。のち日本歯大教授。口蓋(こうがい)の発生機構や顔面の形成などの研究で知られた。昭和34年6月4日死去。80歳。徳島県出身。東京帝大卒,東京外国語学校卒。旧姓は笠井。


石原 忍(いしはら しのぶ、1879年9月25日 - 1963年1月3日)は、日本の医学者、眼科医、陸軍軍人(最終階級は軍医少将)。東京帝国大学教授。東京都生まれ。

来歴・人物

府立四中、一高、東京帝国大学医科大学卒業。陸軍軍医に任官し、陸軍軍医学校教官等を経て1937年3月に東京帝国大学医学部長、東京逓信病院長。1943年4月前橋医学専門学校初代校長。

1934年石原式国際色盲検査表を発表。他にも色々な測定表を創案する。また、近視の研究に於いても功績を残す。1940年朝日文化賞[1]、学士院賞のほか、1961年文化功労者。


宮下左右輔 みやした-そうすけ

1882-1948 明治-昭和時代の眼科学者。

明治15年8月1日生まれ。大正2年大阪府立高等医学校教諭となり,のち後身の大阪医大(現阪大医学部)教授。12年眼科医院をつぎ,東京帝大講師,東京女子医専教授をかねた。藤原あきとの結婚歴がある。昭和23年1月20日死去。67歳。東京出身。東京帝大卒。

----------------------------------

card HongH   http://www.flickr.com/photos/sunangen/sets/72157594280481580/

我祖父是1907離開台灣1926論文完成提出 審到 1928才博士論文通過。那天和謝院長聊天才知道 日本教授 加看"博"這個字決定授與博士,因此,完成論文 再等幾年是常有的事

大阪醫科大學大正九年畢業紀念冊 (44)

大阪醫科大學大正九年畢業紀念冊 (46)

我與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