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台灣出生的大清國末代秀才

我的曾祖父 一個台灣出生的大清國末代秀才 的一生

hong i-nan family 2 early 1900s
大女兒 二房 以南祖(1871) 抱二子我鈞 大房 祖父長庚(1893)
時間應該是1900後五年間
後來 長庚去日本留學 以南去日本探望 回來就把辮子剪了 開始穿西式禮服

i nan 1900s

I-nan early 1900s

I-nan 1905
i nan 1909
洪以南  書法    i nan cali 2011 (4)


我對字畫篆刻的興趣絕對與我這位書生 藝術家 詩人 曾祖父有關
出生在一個富商的家庭 十幾歲喪父 由祖父聘請 福建孝廉 名師龔顯鶴(龔老師出身泉州書香門第 離開台灣後 1907年考取進士 任官 法部主事 辛亥後 回泉州 擔任 商會 教育會長 泉州龔氏舊宅為古蹟保護) 教導中國傳統文人必修的課程
保安宮 泉郡孝廉龔顯鶴
二十五歲前為一的志向 就是考取功名
甲午戰爭 乙未之變 台灣人面臨抉擇
完全拋棄台灣的產業
或者接受命運調整自己 繼續承擔家族的重任
我的祖父長年在日本留學 要拼一個日本醫學博士 將近二十年的光陰
龐大的家族 異族統治 語言文化的適應
讀書 書法 水墨畫 刻印 下棋 玩琴 作詩 棋琴詩書畫篆 六藝都有涉獵
給了我動機去接觸這些藝文活動


以下引述 演講者:崔詠雪  日期:90.01.20
洪以南,臺北艋舺人,光緒二十一(1895)年邑庠生。家道甚豐,聘泉州龔顯鶴舉人為師。工書善畫,名動公卿。其詩亦清遠,被推為「瀛社」社長,並任淡水 街長。與洪雍平並稱「艋舺雙璧」。其書法最擅行草,詩人楊仲佐曾論其書風:「行草專攻顏魯公,晚年又入何氏室,更懸猿臂開強弓。」以其家素豐,乙未後曾出 資收求各邑散亡圖籍、碑帖、文物數千件。何子貞書體勢出入顏平原、李北海、北碑、二王父子之間,秀潤暢達,頗具清剛之氣。以南書風則取自顏平原之筆勢較明 顯,用筆右側縱筆筆劃較寬厚強勁。與何氏秀潤筆致相較,顯得雄強。

洪氏源流摘要

洪氏家族世居福建 泉州

 
最早是泉城之南 龍湖之北 曰洪厝
未幾 遷龍湖之西 曰英林
周德興奉建永寧衛城
東西竿頭 百子千孫墓,
1721年康熙劃界播遷 族人分遷各地 乃立此族譜


家譜傳世有生年可考者,
始於十六世紀末明萬曆年間。                                                      萬曆29年-崇禎(1628-1644)4年                                                      

十六世紀末福建泉州區域 同安南安附近不明原因 有大遷徙

造成原居此地的洪氏家族遷徙各地

英杭鄉洪氏木齊公開基中厝分支十七世祖遷入杭邊村
 為紀念原居之英林 稱此地為英杭

木齊公之次子良耕公之子為知執公生於1601年卒於1631年          
 妣林氏1606-1662 扶養二子長大                                                       


 次子寅違公1632-1699與妣歐氏育有二子,                                     
 長子 敦汀1669-1734                                                                             

其次子子揚公1709-1790與妣 施氏有三子                                          

(子揚族兄敦平公之子 子素1705 -1781移居台灣 有子三人,  為本分支有紀錄最早入台者)

長子 爾讀公1733-1797 與妣李氏 育有四子                                        

(爾讀公的弟弟 1737年生 卒年不詳 墓在台南笨港外埔 嗣子玉共為 爾讀公支四子出承)

玉贈公為爾讀知次子1759-1796 妣許氏 1764-1784 繼張氏 1764-1813

子一 汝璽1789-1848 (墓在淡水艋舺街後奎母聚山坐甲向庚)           

妣吳氏 1789-1845
子一 球唱1819-1899 即騰雲公



                                                                                                                   萬曆1573-1620
                                                                                         
  
                                                                                                                   順治1644-1662
                                                                                                                   康熙1662-1723
                                                                                                                    雍正1723-1736
                                                                                                                   乾隆1736-1796
                                                                                                                    嘉慶1796-1821


                                                                                                                    道光1821-1851
                                                                                                                    咸豐1851-1862
                                                                                                                     同治1862-1875
                                                                                                                     光緒1875-1909
                                                                                                                     明治1868-1912

1830年前後 夫妻攜子渡台
初居今淡水一帶
後遷艋舺 行商有積蓄後 經營米店 以及貿易為北郊
光緒年間捐地捐資建考棚 獲准立急公好義坊
子 輝東
孫 以南 晉江秀才 (師龔顯鶴)
瀛社社長
曾孫 洪長庚 醫學博士

 Hongs-photo1899crop




唐 开元六年(718年) 泉州刺史冯以智以州治无县,奏请置县,乃析南安县东南地新置晋江县。其时,石狮地属晋江县。
开元年间(713~741年) 航海家林銮为“渡蛮舟之便”,在石湖港西南侧建渡头──林銮渡。

北宋
  熙宁初(1068~1070年) 四县同巡检寨设置于永宁里石湖,专管晋江、南安、惠安、同安陆路地方事务,额管125人。
政和三年(1113年) 檀越薛公素、僧祖慧、宗什募资兴建“六胜塔”、又称“日湖塔”,位于今蚶江镇石湖村东北的金钗山坳,俗称“石湖塔”。

 南宋
绍兴中期(1140~1150年) 僧介殊建关锁塔,俗称“姑嫂塔”于宝盖山顶,历代为航海标志。
乾道七年(1171年) 四月间,近千个毗舍耶(今菲律宾群岛)人,从水澳(今永宁)等处登陆,恣行凶暴,残杀乡民。知州汪大猷遣兵围击,俘敌400余人,余者被击毙。

乾道八年(1172年) 设置水澳寨,驻扎水军60名,官称“永宁寨”。嘉定年间,知州真德秀,整修、增置水军50名。并于石湖新造军房50所,额定4县同巡检寨兵员为325人。
景炎二年(1277年) 宋幼主避难南行,路过石狮境内海面,被元兵追击,永宁人董义成等十人助总兵刘洙救之。元兵至石湖,焚毁石湖塔。

 元
  至正十四年(1354年) 沙堤人董二聚众500余人,自称“元帅”,起兵反元,朝廷派军镇压,董二仓促不及备,“率其众,挈家下海而去”。



洪武三年(1370年) 夏,倭寇乘数十艘船,从蚶江登陆,在沿海一带烧杀掠夺。

洪武二十年(1387年) 江夏侯周德兴入福建,
“抽三丁之一为沿海戌兵防倭,移置卫所当要害处”,改永宁寨为永宁卫。增设祥芝巡检司,并造司城,周一百五十丈,高二丈,窝铺六,有南北二门。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泉州卫指挥佥事童鼎奉命督造永宁卫城,城周八百七十五丈,基广一丈五尺,高二丈一尺,窝铺三十二,门五,各建楼其上。城外濠广一丈六尺,间砌大石,深浅不同,为东 南海防重镇。

成化年间(1465~1487年) 永宁卫知事陈用之创办卫学,礼聘兴化举人陈愈任教。永宁“文风稍进,学者德之”。

嘉靖八年(1529年) 晋江县令钱废五通庙,创建南塘书院于龟湖象畔旁,是石狮境内最早的官办书院。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大仑人蔡景恩、蔡景秩、蔡周夫往吕宋(今菲律宾)谋生,是已知最早的石狮华侨。四十四年(1565年),蔡景秩回石狮,买地盖屋,托付田产与宗亲,“全家赖之”,是已知
最早输入石狮的侨汇。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 四月,倭寇400余人从长坑头登岸,劫掠龟湖。
五月,倭寇复攻永宁,不得入而去。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二月,倭寇侵犯永宁卫城,指挥佥事王国瑞失守。城陷,倭寇大掠数日而去。

三月,倭寇复来攻城。城再陷,军民为其杀伤几尽。为避倭乱,永宁居民纷纷外迁。其中,迁入石狮街的有何姓、高姓、尤姓、朱姓、商姓等。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倭寇一百余人乘船突袭永宁,被戚家军截杀无遗。

隆庆二年(1568年) 永宁卫镇抚王世实随都督俞大猷往广东剿倭, 在龙眼沙海战役中, 身先士卒,壮烈牺牲,谥“忠勇”,立“昭忠祠”于永宁祀之,墓葬于永宁北门外北山。

 
万历三十年(1602年) 徙浯屿水寨于石湖,把总沈有容重建寨城,周五十二丈,基广一丈四寸,高一丈四尺,门一。十二月初八日(1603年1月18日),倭寇盘踞台湾,骚扰东南沿 海,沈有容奉命率船队,冒风雨,直捣倭寇巢穴,将倭寇驱逐出台湾,这是中国军民在台湾取得的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荷兰殖民者头目韦麻郎入侵澎湖,沈有容奉命驱逐之,澎湖百姓为其树碑颂德。
  三十八年(1610)任广东南头副总兵,倭寇纠集一百余艘船,突入内洋,陈有纲率军击退之。
 
 
永宁卫原辖兵员六千九百三十五名,后遭倭乱,“逃亡事故渐次裁减”。至万历间,仅存二千一百七百七名,建有营房五百六十一间。
 
 

顺治四年(1647年) 四月,郑成功部将林顺于永宁一带招兵,清将韩代闻报,突袭永宁,乡民死难者达二千四百余人。尚有生逃于水关沟者,恰逢暴雨,水涨入沟,淹死者甚众,史称“陷城洗街”。

顺治十七年(1660年) 郑成功率大军收复台湾。蚶江薛祖武、 沙堤董胄飞等许多石狮境内子弟兵随军出征,移居台湾。

顺治十八年(1661年) 春,清政府采纳黄梧的“平海五策”,颁布迁界令,俗称“辛丑播迁”,强迫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片板不得下海,违者处死。永宁卫城被拆毁,沿海一带夷为废墟。

五月,郑成功招沿海一带不愿内迁的民众数十万人,许多石狮人迁居台湾,从事农垦、商贸。
是年起,沿海百姓大量涌入石狮,施滔、蔡福全等相继于石狮馆顶一带兴建店铺,逐渐形成街道,石狮商贸骤兴。


康熙十六年(1677年) 郑经出师闽南,派遣水师驻扎泉州沿海,八镇陈胜分守蚶江、祥芝等处,“以固晋、南、惠沿海”。
二十年(1681年)撤回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靖海将军施琅率泉属各镇官兵攻克台湾,清朝正式统一台湾。是役,东埔邱天胜等石狮境内子弟兵随军出征。


雍正四年(1726年) 苏禄国王巴达尔·乌德·丁一世委任龚廷彩为正使,率官员十余人到中国友好访问,于八月二十二日抵达石湖湾。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秋,雷震,击毁姑嫂塔芦尖。十九都、二十都倡修,至四十三年(1778年)落成。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秋,暴雨成灾,龟湖塘岸崩毁百余丈。
铺锦乡黄汝寿、侄黄时芳,捐白银八百余两重修。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正式开辟蚶江港与台湾鹿港对渡,设海防通判于蚶江,“挂验巡防,督催台运暨近辖词讼”,欲渡台者由通判给照,禁止偷渡。

嘉庆十年(1805年) 蚶江海防通判郑建造“蚶江海防官署”,十一年(1806年)竣工。郑自撰碑文,树碑于官署内,即著名的“对渡碑”。

嘉庆年间(1796~1820年) 蚶江所属横顶、后堡发生大规模械斗,一夜之间,二乡全废,部分村民避居蚶江。

道光初年(1821~1830年) 英国鸦片走私船经常停泊梅林、大坠海面,贩卖鸦片,西岑、西偏、水头、莲埭、岑兜、永宁、高厝等乡深受其害。

道光十七年(1837年) 蚶江“鹿港郊”商人捐资合铸大铁钟,上铸有四十六家商号名称,成为研究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道光十九年(1839年) 英舰一艘到大坠洋面游弋,被驻扎蚶江、石湖的清军开炮击退。

道光二十年(1840年) 英军入侵厦门,石狮沿海各村举办团练,加紧备战。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只是一個故事


只是一個故事                         洪啟宗

在亞細亞大陸與太平洋交界的地方
有一個小小的島嶼叫做台灣
我懂事以來我就知道我是台灣人
上學了 學校說大家要講國語 不能說閩南話 我才知道原來台灣人說的話是閩南話 還有一種話叫作國語 我要會說會寫會聽會讀

班上來了一位同學 長得黑黑的有雙大眼睛 大家都說是山地仔 原來他們比我們先住這裡

我的家在圓環邊的寧夏路上 門前就有一個公車的站牌 橘色白色圖案看得出是13 圓環 搭上了就往太平國民學校方向去了 如果搭對面站牌的車子 就可以到植物園 螢橋 加蚋仔 下崁

我最早的印象 家像個大迷宮好像永遠探索不完,這邊一個樓梯,那邊一個可以躲一個小孩的櫥子 所以我們小孩子常玩的一個遊戲 就是抓替鬼 先猜拳 輸的做鬼 鬼頭抵著手靠在牆壁上 閉著眼 不准偷看 然後開始數 大聲唸一二三四
到二十 其他人一哄而散 找地方躲起來 鬼也不是能到處找人 還必須提防有人跑回用手碰觸鬼的出發點 這樣的話就必須重複做鬼 否則第一個被抓到的 就輪到做鬼了 當然事先會說好躲的範圍 比如說阿公的房間不能進去等等
家的範圍 整個基地應該是將近四百坪 面對大門左邊有一塊空地 接下來是L 形的建築物 右後方空地就是花園
注;螢橋台灣台北市中正區南部的一個地理區,約在泉州街三元街這一帶。因日治時代此處有一條小溪,溪上的小木橋,位置約在廈門街與和平西路路口稍微偏南處,在夏秋之際常有螢火蟲飛舞,景色甚美,成為親子夜遊的好去處而得名。已經廢止的台鐵新店線曾於此設有螢橋車站。今日的螢橋,已無螢火蟲紛飛的景象,而是一個人口密集,商家眾多的住商混合區。 螢橋國中的位置,其實離真正螢橋的位置甚遠。螢橋國中螢橋國小雖然都以螢橋為名,兩者的距離卻有二公里之遙。
加蚋仔   今東園
下崁     今雙園地區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洪騰雲的女兒 黃鐵 徐慶鐘

小時候寧夏路的達觀眼科醫院偶而會有黑頭車造訪。
其中之一次我親眼目睹的,就是徐慶鐘行政院副院長來給父親看眼疾。 詳細的年代我不清楚,但是應該在他1972年出任副院長前後。
徐慶鐘的夫人黃珍女士是萬華人, 父親是黃鐵先生,另一個經常聽到長輩提到的名字 。黃鐵先生的 祖母,就是洪騰雲唯一親生女兒,小時候還聽到阿祖說,嫁女兒時載嫁妝的牛車排滿整條街。
這樣的淵源,解釋了上面我親眼看到的一景。

洪以南祖分家之後就住到新北門街,隨後搬到淡水,祖父再搬回大稻埕。
小時候聽到大人談的萬華人名,李賜卿,林木卿,黃鐵,應該都有一些親戚關係吧。

 

2013-12-02

星期一中午 ,在謝局長 詹主秘會同之下與黃鐵先生 孫女黃理事長見了面 在場還有何先生。
獲贈王添灯的紀念展專刊以及黃家相簿第一本。
了解了騰雲公嫁愛女 洪氏配娘 予黃家 雙潭公 1887年於新起街開設協益米店
嫁妝之一為今新公園連結舊地圖上洪騰雲宅的一大片土地。日治初期捐出建新公園。
雙潭公有子三
其中恩邦公獨子即為上面提到的黃鐵先生。
有三子
其中永德娶王添灯先生之女王純純。
永德之女 嫁何先生 即為黃秀婉老師。
黃家子弟多人在美國。多年前我在達拉斯時,父親有給我一個電話號碼,簡單通過話。後來就未再聯絡。
----------------------------
黃秀婉老師還記得小時候到達觀眼科看眼疾的事。也提及父親送她樂譜的事,令我感動。


台北宜蘭地區

宜蘭地區(舊稱噶瑪蘭)在清乾隆晚年間,由吳沙等人開始移入後,漢人在當地逐漸發展,嘉慶年間且設立了噶瑪蘭廳加以管理,當時更早開發的台北盆地(屬淡水廳)與蘭陽平原之間的交通往來日漸頻繁,而台北宜蘭之間的雪山山脈北段的主稜和支脈,即為淡蘭之間古道的主要阻隔。
順雪山山脈由東北至西南排列有: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洪以南的老師龔顯鶴



 洪以南1871年生 1895年回泉州考取秀才

文獻記載
 洪騰雲聘請福建省 孝廉 (舉人)龔顯鶴 為以南師
有趣的是紀錄上 兩個人是同年生

龔老師 書香門第 

 自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此支系人才辈出。继举人龚元之后,龚维琨、龚丕江、龚丕科、龚丕畴、龚显鹤、龚显鹏、龚显禧等八人先后乡试中举,龚维林、龚显曾祖孙钦点翰林。一门八文魁、三代两翰林。在泉州实为罕见。


明萬曆年間 南塘龔雲致(湖廣道監察禦史)、龔廷賓(戶部主事、員外郎中),清順治年間龔必弟(翰林、南昌推官)、龔九震(兩署順德、廣平知府)、龔龍見(湖南衡州府)、龔錫瑗(湖南寧遠令)之後,南塘龔氏另一支系又再崛起,保持了名門望族的聲譽。
 龔維琨----子丕鋮、丕翹 -----龔顯鶴(龔顯鶴、龔顯禧兩人成為族中的佼佼者)

龔顯鶴,字筠史,號蟄存(18711920),清光緒(1891年)舉人,丁未(1901年)會考複試一等,欽點法部主事,誥授中憲大夫,郡人稱他龔部爺
辛亥革命後,曾任泉州商會長兼教育會長。 1916年任泉州電燈公司董事,動員龔家賢婿、廈門富林菽莊投入70%股份。繼福州、廈門之後,泉州開始有照明用電。

泉州龔氏故居的主人龔維琨,系清道光年間翰林院編修,字承碧,號瑤陔,清咸豐壬子科(西元1852年)鄉試舉人,同年帶眷徙城內舊館驛,家居徙塾。子丕鋮、丕翹皆通經學,有聲于時,兩人也繼承父業。日後子孫昌盛,多以教書為業,舊館驛龔逐成郡城聞名的書香門第。
  舊館驛2426
龔維琨故居在西街舊館驛頭,大門西向,石門框頂的護翼已廢,只留下兩個木拱,讓人回憶以往的歲月。 整座故居坐北朝南,正門裡有一個小天井,兩旁是棒頭。主屋是三開間建築,一進大廳門上過去懸掛三塊文魁木匾額,後毀于文革初期。
維琨之後,子孫均能承其先志,龔顯鶴、龔顯禧兩人成為族中的佼佼者。

  

 龚氏宗祠系属小宗,位于古榕巷后街埕,建于清同治(18621871)年间,占地约两亩,坐南朝北。祠门画有一对门神,门上悬挂世翰林第匾额。

自清顺治至同治间,龚必第(字体升,号天阶)1652年选翰林院庶吉士,授南吕推官,1826年龚显曾入翰林院,散馆后授编修。龚氏三人先后被钦点翰林,其宗祠上悬挂世翰林第,当之无愧。 正祠中高悬春溪公(翰林龚维林)神牌,神龛中奉祀龚氏列宗神主,整个正祠两旁悬挂明清时期的文魁、经魁、进士、恩贡、岁贡、副魁等牌匾,族人每年在此举行春冬二祭,是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十六岁以上男丁方可参加祭典。


龚显禧为菲律宾中西学堂(华文学校)第一任校长。龚樵生(龚翰林之子)是近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
 龚显禧,字绍庭,号颂眉(18761944),清光绪年间举人,乙亥(1899年)承驻菲律宾领事陈纲(同安人)之聘,前往当时美属小吕宋(今马尼拉市)任中西学校教习(校长),是海外第二家华文学校的创始人,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作出重大贡献。
 
旧馆驿龚宅,是著名诗人舒婷的祖宅。虽然她在泉州的时光十分短暂,但怀乡之情在其字句中却绽放得无比芬芳。我的祖宅位于泉州城内的旧馆驿,面对古老的东西塔。七十年代初我在这座迷宫式的三进两落大厝穿梭,经七姑八叔的指点,方寻到我的亲亲二伯婆。跨过尺多高的木门槛,在古井边洗脸,坐硬条凳,喝手制的新茶。家的感觉就在这些刷洗得木纹斑驳的中案桌、影壁、窗棂;微微发黄的字画;龟裂的方砖;天井蓝釉花盆里的官兰;甚至镶在滴水檐的青苔上。
年迈的二伯婆颤巍巍地亲自下厨房给我做家传炒米粉,如此佳肴吃得我胃发沉,不能坐。堂哥同情我,筛热茶助我消食,我苦着脸打着嗝摆手不迭:多一口茶水也没有地方装了。傍晚,趿拖鞋摇葵扇,逶迤两三步去东西塔下纳凉。凉茶摊,扁食担,碧绿的盐水桃儿,浇了红糖浆的热豆花三分钱一碗。好时光哪!
  ……
  读台湾诗人路寒袖一句台语诗:没有家乡哪来故乡?似有所悟。如果说厦门是我家乡,那么泉州正是我的故乡,在漫长的种族迁移中,它是离我最近的一座风雪驿站,几代人从这块热土汲取的能量,吸引我,像指南针一样总朝着它的方向。
  此生,我的籍贯是泉州。
  ———舒婷·




  原名:龚佩瑜


舒婷,中国女诗人,




出生 于龙海市石码镇,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居住于厦门鼓浪屿。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中文名: 舒婷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福建龙海市石码镇
出生日期: 1952
职业: 作家
主要成就: 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代表作品: 《舒婷文集》


1980年: 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
1993年: 庄重文文学奖


 pa6 Bao-ann-Gong台北保安宮
右下方 泉郡孝廉 龔顯鶴 評選     台北 保安宮 
----------------------------------------------------------------
以下來自泉州文史資料全文庫
 
 甲午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屈膝求和,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我国的宝岛台湾割让给日本。爱国之士不愿做顺民,有的奋起抵抗,有的举家内渡。在返回大陆的爱国人士中,有一位就是鼓浪屿著名的菽庄花园(现作为公园)原来主人林菽庄。
    菽庄正名尔嘉,原籍福建漳州。其祖辈于清乾嘉间在台湾任武官,占有土地数千顷,招募漳泉农民前往佃垦,遂成为台湾第一大地主,富甲全岛,称为林本 源家。慕泉州文风,礼聘泉士渡台,在家塾教授子弟,菽庄即林本源家嫡裔。时台湾科举生员名额多而应考的人少,录取的机会较大。林菽庄很早就进学,中了秀 才。为既富且贵,飞黄腾达,乃进而与泉州缙绅之家,缔结婚姻,林菽庄攀上著名翰林龚显曾,成为龚家的乘龙快婿。菽庄一堂侄也娶翰林张端的孙女为妻,于是 “台湾林”这富室,和泉州的大家亲戚往来,关系密切,富与贵互相提携照应,相得益彰。
    林菽庄自得岳父龚翰林的教导吹嘘,遂声誉日隆。他家既巨富,不吝金钱,乐善好施。尤酷嗜诗文,优礼文士,诗酒应酬,慷慨待客。又能守儒风,无富家浪荡子之种种恶习败行,故受到其岳父的器重。
    割台之时,林本源家族各房祧,多耻作日本顺民,纷纷席卷家资细软,内渡大陆。当时田产虽无法变卖,割台后在日人监督下成立“林本源事务所”为管理 机构,聘日人为总管,把每年地租收入分发居台及内迁各房子孙。林菽庄历来动产家底积累极丰,一家整装回大陆时,所带库银(整锭白银)即达四百万两。据前辈 讲述:林氏内渡后,到泉州其岳父龚翰林家,一行浩浩荡荡,哄动社会。大群仆从抬着四十只大皮箱,每只皮箱都套以“穆衮缎”,华丽异常。泉州府、晋江县都派 人护送,最后才是坐着大轿的林氏一家。大轿到时,人们争着看这个翰林快婿——百万富翁。
    不久,废科举,晋升之道就得另辟蹊径了。龚翰林便带林菽庄往京师,遍谒权贵,以厚礼为媒,终于捐得一候补道台。有了补服,行事自然较为方便。其 时,清廷因甲午海战惨败,议重建海军,正苦于国帑匮乏。林氏因甲午割台,不愿作顺民而毅然内渡,激于爱国义愤,慨然解囊,报效海军建设费白银二百万两。清 廷对此极为嘉奖,慈禧太后立即召见,赐以珍玩,并给以侍郎官衔。龚林翁婿以为早晚就可看到一支强大的舰队了,那知道二百万两白银上缴后,建海军之议便声消 响沉,而颐和园却大兴土木,建设海军的经费都被挪去修建颐和园。据说建园花费一千万两,实则过半数为虚报,实际用于建园的四百万两已够。了解这段曲折的人 都说:“一个颐和园,林菽庄建造了半个。”
    林菽庄做官乏术,爱国无门。至此,深悟老实人无法在官场周旋,满腔热血逐渐冷却,遂退隐于鼓浪屿。聘请漳、泉、江、浙一带名士,以诗酒遣怀。辛亥 革命后,又选购港仔后海滨处,筑一园林,号为“菽庄”,日与文士品吟诗文,曾刊行几种金石、诗集之类的图书。由于平时挥金如土,不善理财,所经营之实业, 如办湖南樟脑厂、鼓浪屿电话公司,投资泉州电气公司等,也都归失败。五个儿子虽有两个留学法、日,而无大作为;其他三子则为花花公子。花钱有人,经营无 继,晚年终致破产。连他心爱的菽庄花园也抵押给银行。后来林菽庄本人在港去世。解放后,其后代将花园献作人民公园,成为花园城市厦门的一个游览胜地。他虽 已去世,而游览这一公园的人,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林菽庄其人其事。但对他当年慷慨捐献建设海军的巨资,结果被慈禧太后挪去建颐和园,构成“林菽庄建造半个颐 和园”的遗闻轶事,则知道的人不多了。林菽庄大半生虽卜居厦门,而其早年活动却和泉州的龚显曾关系密切,泉州不少人和台湾林不是亲戚便是朋友,如龚、张、 陈三翰林家的子弟,以及几位诗人墨客,当林家兴旺的时候,都曾是林家的食客。因此,泉州故老不乏了解林家情况的人,其事涉及台湾、厦门、泉州、漳州和北 京,实有加以记叙以作为史料保存之价值。因就早年闻之前辈者,忆述其梗概。
------------------------------------------------------------

改革科舉

在1901年6月3日,張之洞請降旨改革科舉,同年7月26日,張與同兩江總督劉坤一會奏改革文科及罷廢武科;並提倡興辦西學學校,以在十年內三科漸次取締科舉。於是在同年8月29日,清廷下詔自1902年開始,按張之洞於之建議改革文科及罷廢武科。文科頭場試中國政治史事論五篇,第二場試各國政治藝學策五道,第三場試四書義兩篇及五經義一篇,且不准用八股文,亦不可以書法定高下。次年3月13日,袁世凱張之洞再上奏請遞減科舉名額,以免阻礙學校發展,1904年1月13日,朝廷頒布按十年三科內減盡科舉,以回應張之洞及袁世凱的建議。最終,在1905年9月2日,日俄戰爭結果促使直隸總督袁世凱、盛京將軍趙爾巽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周馥兩廣總督岑春煊及湖南巡撫端方六人上奏廢科舉,朝廷從議,廢除了實行千餘年的科舉制度。

興辦學校

科舉制度被廢除,代之而起的是西方的學校制度。在五年的蒙養院(幼兒園)及八年的小學堂教育中,學生必修文學算術地理體操,選讀手工、圖畫;而在五年中學堂教育中,則必修經史、文學、算術、地理、體操、外文物理化學、圖畫,選讀法制理財;三年的高等學堂教育,分目則分作政科和藝科,政科科目有論理、經學算學、地理、外文、物理、法學、理財,藝科科目則有倫理、中外歷史、算學、物理、化學、學、地質礦產、圖畫、體操。最後在大學教育中,學生則可分科主修政治、文學、商務農業格致(物理)、工藝醫術經學

留學生計劃

1903年10月,清政府頒布《獎勵遊學畢業生章程》,規定凡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普通中學5年畢業,得優等文憑者,給予拔貢出身;在日本文部省直轄之各高等院校及程度相當的各項實業學校3年畢業,得優等文憑者,給予舉人出身;在大學專科某科或數科,畢業後有選科或普通畢業文憑者,給予進士出身;在國立大學及程度相當的官立學堂中3年畢業,得學士文憑者,給予翰林出身;5年畢業,得博士文憑者,除給予翰林出身外,這給予翰林升階。最初,在洋務運動期間的留學生計劃大都留學等國家,不過,由於庚子賠款後政府財政緊拙,結果清末改革中的留學生計劃大都留學日本。至1907年,留日學生總數達一萬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