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洪騰雲的出生年 1814 或1819

 家譜是我們後來得到的
記載是1819嘉慶24年 己卯 逝世光緒己亥1899年
 1819-1899

 我在這裡要說明的是
1 出生應該是1819年
2 捐貢生才正確
3 會有混淆候補同知銜是因為原來捐地捐錢築台北城得官是給兒子輝東。因兒子早逝1884,因此得來的官銜又回給父親。
4 依歷史其他同年代例子
"道光17年(1838)李春生出生於福建泉州府同安縣廈門,由於廈門又名鷺江,因此李春生常以「鷺江李春生自稱」光緒4年(1878)捐款並督造臺北城,之後更由於督造鐵路(基隆─新竹段)獲清廷「敘五品同知,加賞戴藍翎」及其他頭銜。"
有可能洪氏家族也引同樣 或類似 原因,得到候補同知銜
5 除了協助建城或鐵路之外,又多了捐地捐錢建考棚的事,因此比當時的板橋林家,第一富,第二富李春生,第三富的洪家多得了劉銘傳奏請建的急公好義坊


---------------------------------------------------------------------------------------------
 hong's-photo1.1
照片1899年拍攝 隔年過世。
拍攝時年81(台灣歲計法 出生即一歲)
--------------------------------------------------
後來做的墓園中之縮小型紀念碑是 父親過世時,交代要做的事。
引用下面來源之資料 1814。
家譜與照片記錄一致
--------------------------------------------------------

《臺北市志》人物志,頁82
洪騰雲 1814—1899 字合樂,號忠慎,福建泉州人。嘉慶十八年(1814)生。年十三,隨父來臺,居淡水,道光五年(1825)遷艋舺。及長,習賈為米商, 號曰「合益」,不數年臻小康,復與泉、廈互市,累獲鉅利,遂成大富。捐工助建大甲溪橋,復捐建艋舺義倉、義塚。光緒元年(1875),臺北初設府,新建考 棚,騰雲捐地捐錢。十三年,劉銘傳上其義行,建「急公好義」坊於西門(今衡陽路與重慶南路口),人稱其地為石坊街。其坊今移植於二二八和平公園。(郭啟 傳)
資料出處: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 國家圖書館 民國92年12月 頁341




20140412_221525



















































參考資料
來源:
富六代
楔子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物以類聚, 如果你希望你的家人朋友都是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種什麼因,收什麼果。你所有的思想,最後都會回到你自己的身上。因為你的小孩不會聽你的說教,他學的是他看到的你的一舉一動待人處事。病榻旁邊見真情。相信我多年的觀察。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說了一句老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道出了做人的真實意義。
所 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別人;自己希望怎樣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希望怎樣生活;自己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 自己希望在社會上能站得住,能通達,就也幫助別人站得住,通達。總之,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對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簡單地 說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國民間常說的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個意思。
為什麼有人會如此友善地考慮到其他人呢?
其實出發點也是利己 ,但是把時間軸拉長,甚至希望子子孫孫都能不沾邪惡,平安一生。
真正的原因是:你種下什麼,收穫的就是什麼。
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到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到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到一個命運;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文明的真正定義與目標。相對於野蠻。

行醫多年,看過多少病人,家庭關係, 生死都是一在的重演。老年病人,殘廢腦傷,多少家庭,多少生離死別,多少人世現實。
賺多少不偉大,擁有的如雲煙。
偉大的是富人六代以後,還知感恩,還知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騰雲祖,出生貧苦的地方,貧苦但是心安理得的家庭。傳統的中國悲微的農民倫理道德思維。 有我們今天認為落伍的想法,卻也有今天我們最缺乏的同理心。

簡單一句,只要他受過的苦,他都希望有能力時,竭盡所能的努力讓後人,包含家族後代與社會,不再遭逢一樣的痛苦。

富六代 不是要說有多富,說的是能善盡每個人的社會責任。追求社會文明的正面演化。







洪家是泉州移民洪騰雲一手打造的貿易事業。


 身為一個擁有相當歷史紀錄的家族的一份 子 ,總是有一個內在的衝動,想以這樣的背景,來寫一部歷史小說故事。我不是學文學的,也不是學歷史的,但是多年來對家族歷史資料整理的投入,讓這股衝動似乎 越來越具體。終於在今年清明節掃墓之後,決定以富六代 為書名 先以部落格方式書寫,也一方面聽取大家的意見,尤其其他家族成員的資料與意見。hong's-photo1.1

洪騰雲母親的墓

清明節
在台北近郊今天稱做新北市的大坪林有一座清代的墳墓
上面寫著

杭 英











根據家譜記載 ,洪騰雲的母親,吳氏 卒於道光乙巳年1845 三月二十三日酉時 墓在淡水大坪林埔坐艮向坤(坐東北向西南)




今天去掃墓 在新店附近 洪家算是最早的墓了 磚是清朝的 很結實 很特別的墊燒痕跡
生於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
汝璽公1789-1848
球唱公嘉慶1819-1899


 上網 用英杭找資料是找不到的
先看英林鎮 找不到明確的
後來試著看龍湖 鎮 終於被我找到了
原來英杭是如此的小地方
難怪子孫繁衍世界各地
住都市 以及富饒的地區 在中國千年戰亂中 死傷慘重
維有避居山林之地 才有機會



“英杭” 龙湖镇杭边村
     宋时名为“园边”,此村边古有官园;而“园”与“杭”谐音,故名“杭边”。又因该村洪氏为英林洪氏分支,别称“英杭”。
     明、清属十七、十八都。民国33年(1944年)属英林镇上杭保 ,1956年属栖梧区龙湖镇;1961年属龙湖公社英湖大队;1984年改龙湖镇英湖村委会;1985年由英湖村析出自成龙湖镇杭边村委会。
     杭边村委会地处龙湖镇南端,北绕龙湖,南邻虺湖,两湖相映,堪称锦绣河畔;东连仑上村,西揽曾厝村,南至英林镇区,北与龙玉村接壤,距市区20多公里。公路连接龙湖至英林公路。
     杭边村面积1.5平方公里。辖坑边、银埕下、湖仔内3个自然村。村委会设杭边。549户,3690人,耕地1234亩。农作物有甘薯、水稻、花生、大豆等。村有制衣厂。有小学。
 【地址】 晋江市龙湖镇杭边村。
【电话】 0595-85289143
【邮编】 362241




card Hong10


story of old cannon, Sino-Franco War1884(General Courbet)

















一開始是雜亂的片段
作者雖面對自己的長輩 但是為了文章的客觀性 就顧不了尊稱了 這是必須先說明的

以下是大概想到的標題
封面

圖片

部章節


第一部 洪騰雲
當年洪氏夫婦帶著他們的惟一的ㄧ個兒子從大清國的泉州
背景
中國福建
台灣北部淡水
剛來時洪氏父子是窮到兩個人總共只有三件褲子來形容
住的據說是河邊沒有人敢住的破房子
就這樣子在碼頭打零工攢了一點錢
泉州人天生就是生意人
泉州介紹歷史
描述洪騰雲
小販日常用品行商針線輕巧高價
碼頭批貨
足跡遍及北台灣遠達台中宜蘭
這段經歷與往後有關
經由這樣的過程慢慢有資金開個小店父母顧店 騰雲就負責行商
父親過世
米商泉郊的介紹
經營台灣與大陸的貿易致富
 洪合益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人溺己溺 急公好義

中國傳統美德 還是台灣移民社會 美德

台灣 漢人與平埔族交溶之後的社會風氣

介紹平埔文化

介紹漢人閩粵文化以及台灣十九世紀

洪騰雲的婚姻與子女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嫁女兒

行善

米郊的興衰史

捐考棚 建坊

 官服   排第三 有的還捐兩戶 淡新檔案




第二部 洪以南

 母獅-杜陵

捐官

龔顯鶴

洪輝東

洪以南這一代

乙未之變

從清國人到閩籍日本國民

漢文化在台灣

和漢交流

瀛社

洪以南

達觀樓




第三部 洪長庚 這一輩
 達觀眼科醫院- 第一版 後來 改成三樓 而旁邊加蓋病房 1930前後

二十世紀前半的台灣

洪長庚這一代

洪長庚我的祖父

達觀眼科醫院

大稻埕 圓環頭眼科 顏家 李家 石齒科

寧夏路

洪以南的婚姻與子女

女兒女婿 稱洪以南外祖父的

第四部 我的父親這一輩

富六代們還富嗎

第五部 人物地標介紹 與總結

平地起高樓

木村匡

岡本要八郎

大阪大學眼科

書香傳家

洪家地標考棚洪騰雲宅 急公好義坊 新公園林美國海軍研究所

洪家老照片

藝術

收藏古琴

台灣大家族

一個時代 一個故事

第六部 感謝參與

 昭和二年五月十四日 洪以南過世 1927 至今2012 滿85年

上九代

鼻祖(始祖):九世祖--------洪子揚

远祖:八世祖------------洪爾讀

太祖:七世祖-------------洪玉贈

烈祖:六世祖------------洪汝璽

天祖:五世祖---------------洪騰雲

高祖:四世祖----------------洪輝東

曾祖:三世祖-------------------洪以南

祖父(爷爷)简称,二世祖-------洪長庚

父亲(爸爸)简称,一世祖----------洪祖恩

自己

  • 《臺北市志》人物志,頁82。
  • 《臺北人物誌》(臺北市新聞處,2000)第一冊。 
  • 100117 (8)10011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