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台米北運 --太平天國時期的台灣米郊

 一直在思考一件事

就是洪家如何致富的經過。

慢慢知道原因了。

在洪騰雲13歲來台灣時,家族已經有人來台灣。

騰雲父親,先開米店

當時台船開始運米等農產回大陸。回程,裝石材福州三杉等,另外就是百貨之類女性用品。

這些事必須走販各地打開市場的。

洪騰雲顯然就是負責這部分工作,才有宜蘭發生檢食番薯事件,幸得陳姓頭人相救的事

 。

騰雲母親1845年父親1848年過世 前後,人丁不足以處理事業須請家族兄弟幫忙,自己又沒有男孩,因此收 一些男孩為養子。最大的就是1839年出生的高祖輝東。聽說本性李。顯然是因為騰雲做生意關係,認識許多農家,收養來的。非常有可能是平埔族。也因此淵源,當後來太平天國動亂時,需要大量台米北運天津時,得以擴張稻米來源。開墾地區就是今天台北城區至圓山一帶,往東到三張犁一帶,內湖南港甚至大溪都買土地生產稻米外銷。

我的高祖1839-1884 就是經營產米運米這一部分事業,而外銷船運這部分就須靠族人幫忙打理。 簡單說就是結合泉州人的船運專長與本地農業生產的勢力,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發達起來。當然,捐款給政府也是應該的。回饋地方更是應該。

  20130513_172416

 20130513_172442

 20130513_172448

 

 

 

下面是參考資料:

 --------------------------------------------------------------------------------------------
 ------------------------------------------------------------------------------------------
太平天國 1853年後, 占據南京和安徽沿江一帶十多年,運河漕運被迫中斷。 戰爭極其慘烈,期間運河沿線的主要城市, 都遭受重創 。
1855年黃河改道後,運河山東段逐漸淤廢。 從此漕運主要改經海路。
1872年, 上海成立招商局,正式用輪船承運漕糧。
  " 羅爾綱,〈太平天國革命前的人口壓迫問題〉,《中國近代史論叢》第2 輯第2 冊(台. 北:正中 .... 奏請,開放台米之禁的奏摺指出:「臣查福建福州、泉州、漳州三府,人多田. 少,每年所出之米, .... 今請再動正項錢糧,運米十萬石,存貯邊海地方。至台灣商販,."

 "到清朝末年,沈葆禎、劉銘傳領台的時候,台灣已是個行省。此處,以 ... 而其在台的拓殖,主要路線有兩條: (一)以 .... 台米運回唐山,不往福建,而直接運送到上海、天津等缺糧之地。當時的 ... 清朝在太平天國之後因為收入不夠,捐納是政府的大筆收入。"
-----------------------------------

許倬雲

 " 清朝末年,沈葆禎、劉銘傳領台的時候,台灣已是個行省。此處,以十九世紀的最後十五年,做為台灣百年歷史的第一個斷代。"


漢人 在台的拓殖,主要路線有兩條:

(一) 台南 慢慢向北邊推進; 嘉義,接著是彰化和台北,最後才到宜蘭, 是屬於從南往北推移的路線。

(二)以直接過海的方式;凡 有 地方已被漢人開發得差不多了, 便會有從廣東、福建等地直接渡海到台灣來的新開拓者。
新來移民開拓的路線,不是由  南 往北移,而是上岸後 往內陸推進。
為什麼鹿港在當時會成為重要的地點?主要就是因為推進路線到達彰化之後沒多久,就被開拓者佔據了台灣北部,所以 鹿港便成為最後一批新移民移入的重要岸口。
鹿港並不是港口,因為台灣的西海岸是淺海的沙岸;河川既不長也不平緩,所以河港只有淡水可以用。
--------------------------------------
由於台灣其餘的港口都不是河港,所以當時從對岸遷徙到台灣的新移民,他們的前進路線並不是「進港」,而是跨越沙洲上岸;因此挑選港口並不是以其條件來挑 選,而是考量最短航程直線渡海。安平會成為當時渡海來台的第一個港口,並不是因為鹿耳門是一個港,而是因為從澎湖直接過來時距離它最近;而鹿港之所以被選 作港口,則是因為從泉州的月港渡過來最近。
---------------------------------------------------------------------------------
清朝政府的移民政策時鬆時緊,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不許大陸移民來台灣。因此許多新移民,其實都是以偷渡的方式;即使在政府許可移民的階段,仍有很多貧窮 的移民是付不起船費的;有些沒良心的船夫,以破船載人或者是超載;這些船往往碰到沙洲後便擱淺在西海岸邊;移民被騙到了岸,不少的人,便因此莫名其妙地喪 生在沙洲上。渡海移民,在當時可謂是九死一生!
總之,當時開拓台灣者計有直接上岸以及從南往北兩條路線,因移民路線的不同,也直接牽涉到生產的型態與社會的組織。---------------------------------------------

--------------------------------------------------------
有力量者被稱為墾首,可向清政府領取開墾執照
到嘉慶時代為止,台灣已經發展出一種墾首的制度。當時那些有力量的人被稱為墾首,墾首可向清朝政府領取開墾的執照。這些墾首往往對地方上的情形,已經有一 定程度的熟悉。墾首制發展為兩種可能性:第一,有些墾首本身在台南已有相當的基礎,身邊也有點錢,因此可直接到福建、廣東召募一批貧窮的羅漢腳(單身 漢),雇船載來台,有點類似今天的外勞引進。這些有財力的人以為在台南發展,空間已不多,因此糾集勞力,尋求新的發展。
第二種可能,是與平埔番做買賣的人;藉由做買賣,熟悉了地理環境,以及原居族群的特性。這種藉由通商進而瞭解番情的人,往往也能成為墾首,因為他們最熟悉新移民地的環境。
其實,最常見的墾首,往往是前述兩種人的聯合體:既有資金又瞭解狀況,於是大量雇用新來的羅漢腳,或直接從福建、廣東召募運送回來,大家共同開拓。
這些墾首大量的開墾,人多勢大。一個大墾首往往擁有幾千甲的土地和數百個墾丁。有些墾丁是為了和番人作戰之用,不是為自衛,而是為侵略。有時候這些墾首會 向清朝政府誣告番人侵害,或指控番人毀約。更常見的是先打後報,甚至屠殺番人且奪取番人的土地。在這樣的情況下,墾丁就是武裝力量。因此若是手下擁有上千 個墾丁的大墾戶,便可能編制兩三百個左右的墾丁作為其常備兵。他們築堡壘、建村莊(宜蘭一帶用土圍;因此有頭城、民壯圍的名稱,西岸則用竹子,因此新竹、 竹圍的地名由此而來)、還有望台,望台上並裝備有槍、砲,這是武力開拓的情形。平埔番基本上就這樣被一步步趕上山、一步步被驅趕到北部。
漢人最後墾拓到宜蘭,當時墾拓者是廣東的客家人吳沙,我們去看宜蘭的地名有頭圍、二圍、頭城、民壯圍(圍指的就是基地),這些都是當時一波波開拓出的基 地。等到宜蘭平原被開拓得差不多了,那些從中部被趕到北部、從北部又被趕到東部的平埔番,便順著花東沿海山谷,往後山花東一帶遷移,有些進入花蓮山區,也 有些到了台東。
台灣土地的三階級經營者:墾戶、業戶及佃戶
台灣是一個開拓的社會,整個開拓的工作其實從未中止過,墾戶的制度從清朝延續到台灣割讓之時,彼時的台灣事實上是一個階級性的社會。
而當時官府只派遣班兵輪流駐防,官家的武裝力量薄弱,就算是兵力最強的時候,也只有數千兵員。而墾戶手上的武裝力量不小,從南到北數得出來的十幾二十家的 大墾戶,算一算也有好幾萬的兵力,其戰力遠超過於官兵。官方的力量小,墾戶的力量大,墾戶就等於是一個當地的封建王國。以板橋林家為例,他們在板橋落戶, 但其墾拓的範圍沿著新店溪而上,一直到大坪林、文山、新店等地都是。現在台北的公館,其實就是當時林家收租的辦公地方。公館的公,並不是王公、也非政府, 所指的就是林家之「公」——因此可以想見其在當地的力量。
由於墾地太大,墾戶管理不了如此大的面積,於是有了第二層的管理者,稱為業戶。墾戶是官方許可有開墾權利的人,而他自己管理不來時,通常就由他的老部屬,領取他所給的執照稱為業戶,相當於二級主管的地位。
墾戶擁有相當大的權力,組織也很龐大:有收租的公廳、統帶墾丁的隊長、有糧倉、也有負責貿易的部門,相當於一個小型政府;業戶是直接領有田地的地主,通常 領有一百、五十甲的土地。這些在台灣的「二等地主」,其所擁有的土地面積,比起中國南方的大地主還來得大。這些人理論上並沒有地主權,但他們擁有分包的權 力,在他們手下的墾戶則是佃戶及佃農。
因此,台灣土地的經營者分為三階級就是墾戶、業戶及佃戶。
當時土地權相當繁複,台灣類似個封建制度的階級社會
中國農業是精耕佃作的農業耕作方式。田地耕種了兩年依然肥沃;不像美國粗放農業耕種兩年,土地就貧瘠了。中國人種田總會保持土壤肥沃,而採用輪耕的制度, 讓不同的作物輪流種植;水田更不斷以加肥、犁田,改進土壤肥沃力。中國的佃農不捨得輕易將田地捨去,因為當初台灣的農人從番人手中剛奪下這些田地的時候, 這些田地其實並不怎麼肥沃,要經過好幾代的經營整治,田土才能如此肥沃。台灣農戶對水利、挖井、通渠道等方面都很重視,例如彰化八寶圳,就是當時的墾戶 ——施家所開鑿,也灌溉了大片的田地。
精耕佃作的佃農,也在領佃的田地上投入不少心力,因此佃戶捨不得離開土地;如果佃戶最後因為勞力不足,或是因年歲已高,往往又得分包、分佃,讓別人耕作, 但並不會放棄其對田地的耕作權。所以中國的土地一向有「一田二主」的情形,分為地面權與地底權;地底權是所有權,而地面權則是使用權。台灣則是一地有三至 四主,從墾戶、業戶到大佃戶與小佃戶,可分有四級。「佃」權本身可以轉讓、典押,但所有者往往只肯「典」而不出賣,因此土地權變得相當繁複。同時這也反映 出當時的社會地位其實很複雜。因為每一級對其上一級而言都是依靠者,上一級掌握了最後的決定權。這樣的社會是一個階級化的社會。假如用廣義的封建來解釋, 是統治權和經濟的控制權合一的階級性社會,類似封建制度。日本的學者東嘉生(第一位寫台灣經濟史的學者)就以封建制度來描述台灣的情形。
當時台灣銷往大陸的農產品以米和糖為大宗
台灣當時的經濟並不只為了滿足自給,而是以農產品銷售大陸,其中又以米和糖為最大宗,其次則是藤及木材。當時福建、廣東的藤料幾乎都是從台灣運過去的。如 今福建和台灣都沒有了藤,反要從菲律賓與印度尼西亞運過來。「抽藤」是當時剛來到台灣的羅漢腳的生計,他們只須一把斧頭、一包鹽,便往山上去抽藤;取來的 藤料交給藤戶運售大陸。當然,果糖的貿易為數大,獲利也多,是台灣當時經濟的主要來源。
台米運回唐山,不往福建,而直接運送到上海、天津等缺糧之地。當時的墾戶也幾乎都是大糖商兼大米商。糖,主要由糖廠生產。當時傳統用牛來推磨子、推椎或榨 床等。糖廠產量有限,因此台灣的糖,難以和廣東糖廠在華南競爭,所以也都往北銷售,直接對渡到廈門,或運往華中、華北;台灣的重要港口也就慢慢移轉到基 隆,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基隆港是朝北往上海、山東、天津運輸,於是,基隆在清末成為重要港口。同時因為有了汽輪,基隆附近開始開採煤礦,以供給船隻燃料。後 來,基隆煤礦造就了顏家的財富。北部台灣也有金礦,出產少量黃金。
清領時代台灣的經濟產業並不怎麼現代;主要的經濟結構是靠外銷大地主手上的米、糖,以及一些黃金和煤;並從福建、上海進口一般日用品。這些進口出口的事業也是由大墾戶包辦的,當時最大的墾戶有兩家,一是板橋林家,一是霧峰林家。
科舉不發達的台灣其權力結構不同於中國省分
板橋林家是靠賣米到天津起家後,進而再捐官。當時捐官有兩種方式:一是捐助餉銀或賑濟災荒,因此政府賞給官銜;另外一種則是花錢去買官,花多少錢就買多大 的官。清朝在太平天國之後因為收入不夠,捐納是政府的大筆收入。板橋林家便是以財力換取官銜,得到特殊地位。
而霧峰林家則是以武力揚名,他們曾率領當時稱為台勇的民兵參加太平天國之役。林家的官職相當高,有總兵與提督頭銜,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師長、旅長的地位。更 早,還有嘉義王家,只是後來沒落了。嘉義王家是以平海盜封官;水軍將領王得祿、太子少保封子爺,可以說是當時台灣最大的官了。此外,高雄的陳家(即今日的 陳啟川、陳田錨的祖上),則是以經商致富,從雜貨店到當鋪都有,陳中和為人和善,在高雄是有名望的人家。
前述幾家在當時的台灣皆是居於領導地位,但沒有一家是以科舉功名著稱。台灣的科舉一向不發達,在清朝的題名錄上,台灣雖然有進士、有舉人,但在清朝滿朝文 武中,台灣出身的進士為數極少,而且多半只是冒籍。由於當時的進士有配給,很多人於是冒籍應考,其實根本就不是住在台灣。台灣科舉並不興盛,因此其領導權 力的結構,也就大大不同於中國南方省分。換句話說,台灣是以財力稱雄,地方勢力為主的權力結構,其階級層次相當明顯,卻也不能隨便逾越。佃戶階級的人根本 沒什麼機會能輕易往上爬。
清末,劉銘傳主持台灣建省,也進行了多項現代化的建設。他興建了台灣第一條鐵路(台北到新竹),這是用當時大陸建好又拆除的鐵軌興建而成;他規劃了台灣第 一個有都市計畫的城市(台北)。劉銘傳在今天萬華一帶規劃的都市計畫,有馬路、下水道、路燈以及店鋪的格式(即今日商家的形式,前店後住家),還規定市民 掃街,清潔市容。台北也成立了第一個由政府組成的消防隊、義勇警察。台灣現代化的第一步,就是由清朝時代的劉銘傳推動的,後來的很多都市就是仿照這個模式 推動的。雖然當時台灣已有初步的現代化,但規模仍舊不夠,也沒有普及全台。至於台灣的社會結構,也沒有顯著的現代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