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1日 星期六

美麗的藍色,保存在達觀

藍染

臺灣藍染工藝發展脈絡

● 導入源流

台灣藍草的種植,根據史料研究應發軔於荷蘭時期。十六世紀晚期荷蘭挾其先進的染色和梳理呢布技術,再加上貿易之便較容易取得染料,造就了當時西歐地區的毛紡織業由荷蘭居於執牛耳之地位,因此荷蘭急需大量染料輸入。十七世紀初荷蘭人已在亞洲從事藍靛的貿易,東南亞和中國皆是他們採購藍靛的地區,但當他們在購買藍靛時屢屢遭受困難,便想嘗試在由他們佔領中的台灣肥沃土地上發展藍草的種植,由程紹剛譯註的<<荷蘭人在福爾摩沙>>一書中有一段文字是這樣描述的:「我們幾乎可以斷定那裡藍靛的種植會比暹羅還要成功...(不像暹羅那樣)台灣的居民均聽從我們的命令」。.......

美麗的藍色,保存在達觀。

最近了解了洪合益在1895年之後還保留在寧波的貿易事業,因此很確定洪合益的米郊 北郊事業是兩個分開卻又重疊也有時間上的前後之可能消長。

然而這也解釋了家中長輩為何保存一箱箱的清朝時期衣物。這應該與花瓶一樣,曾經一度台灣北部與寧波貿易貨品內容的象徵意義。

* 台灣一度是屬於世界前段班的藍色農產事業的故事。

** 從種植開始到藍染的發達,最好的布料,運來台灣染色之後,再運回寧波,就是世界頂級的藍絲綢布衣料。

-------------------------------------

藍染

臺灣藍染工藝發展脈絡

https://www.ntcri.gov.tw/dnatypelist_196_12.html

"康熙年間台灣府所管轄的台灣、鳳山、諸羅三縣皆有藍靛和藍草種籽的生產,品種以木藍為主;就品質而言,陳文達在《鳳山縣志》中記載:「其色比內地尤佳」;周鍾瑄所著《諸羅縣志》也說:「槐藍色嬌豔,勝於吳越」。可見台灣當時所生產之藍靛和種籽的品質已超越大陸。"

"當時台灣生產的藍靛品質甚佳,具有染後不易褪色且能泛出閃亮光澤等特色,所以頗受大陸商人青睞,因此貿易活動逐漸活絡。

在南部鹿耳門港,有福建商人在台收購藍靛和藍種籽銷往大陸,當時台南已出現名為南郊、北郊和糖郊的貿易商,合稱為三郊,

而藍靛的出口則以北郊為主,貨品主要配送至上海、寧波、天津、牛庄等處,以應付江浙地區織布重鎮所需的染布原料;

藍草種籽的出口主要由南郊負責,配往漳、泉二州,以供應福建地區農民藍草種植的種籽需求。"

---------------

"乾隆29年左右(1764),台北地區的移民慢慢向山區拓墾,其中包括基隆河中游的汐止地區,大漢溪中游的三峽、大溪等地,台北士林的陽明山地區如坪頂、菁礐、內雙溪等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陽明山目前尚保持有頂菁礐、中菁礐、下菁礐的地名,地名的由來是因當時本地有製作藍靛的池子而得名。總體而言這段時期藍草產業的發展,由西部平原逐步進入淺山地區,這使得平原和丘陵的開發更為廣泛而且多樣,在原先稻米和甘蔗等主要作物之外,藍靛染料也已具備外銷的能力,同時可將販售所得換取台灣所缺乏的民生物資。清初的台灣移民以男性為主,缺乏女性從事織布工作,而且染布是一門專門性的技術,非一般農戶所能勝任,所以當時所生產的藍靛大多銷往大陸,除了藍靛之外台灣的藍草種籽也頗負盛名,品質甚至優於福建泉州與漳州,大陸商人多親自至農村購買,因為台灣農民種植藍草非常普遍對藍草種籽並無需求,所以當時每年採收的種籽悉數銷往大陸。在這樣的情況下,藍靛產業儼然成為台灣重要的經濟活動。"

"北部地區的藍靛先集中於艋舺,再藉由淡水地區的八里坌港輸往大陸。乾隆年間艋舺街上已有郊商的活動,其郊商成員大多為福建泉州人,所以台灣北部生產的藍靛大部分出口至大陸泉州集散,再銷往浙江寧波一帶,《淡水廳志稿》曾紀錄「菁靛… … 常運漳泉,南北發賣。」"

"北郊和糖郊的貿易商,合稱為三郊,而藍靛的出口則以北郊為主,貨品主要配送至上海、寧波、天津、牛庄等處,以應付江浙地區織布重鎮所需的染布原料;藍草種籽的出口主要由南郊負責,配往漳、泉二州,以供應福建地區農民藍草種植的種籽需求。

北部地區的藍靛先集中於艋舺,再藉由淡水地區的八里坌港輸往大陸。乾隆年間艋舺街上已有郊商的活動,其郊商成員大多為福建泉州人,所以台灣北部生產的藍靛大部分出口至大陸泉州集散,再銷往浙江寧波一帶,"

"1870年清朝末期後,台灣的藍靛產業出現了經營環境的重大變化,根據「淡水海關報告書」中顯示,台灣北部淡水河流域1875年仍輸出藍靛21萬擔,到了1881年卻僅剩2萬1千擔"

(一)顛峰期-藍草種植發展概述

當時艋舺北郊商會於深坑及文山地區投資了四、五十萬資金,到了咸豐年間產量可達1千四、五百萬斤,從事此項產業的人口多達七、八千人之眾。..............台北盆地周邊山藍先由山區送至平地再由艋舺出口.........

2020年3月14日 星期六

陳星聚的台北府登瀛書院故事

陳星聚的台北府登瀛書院故事由來。

************************

台北與草屯都有的登瀛書院(取名自十八學士登瀛洲)交集是中路撫民同知與台北知府兩時期的陳星聚。



**

十八學士是指唐朝時的十八位人才

唐太宗在秦王時期建「文學館」以聘賢才,杜如晦、房玄齡、於志寧、蘇世長、姚思廉、薛收、褚亮、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勗十八人為學士。命畫家閻立本為十八學士畫像, 即為《十八學士寫真圖》,褚亮題贊。當時被唐太宗選入文學館者被稱為「登瀛洲」,即後人所謂「十八學士登瀛洲」...............................

-------------------------------

洪騰雲捐地與經費建的考棚,

與艋舺官民捐獻配合知府陳星聚創建的考棚時期登瀛書院,都是台北府初期地方重要教育建設。

登瀛書院在陳星聚知府時期(1879-1885)是在考棚內。

------------------------------------------

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時期(1884年7月16日至1891)

1890年,臺北知府雷其達秉奏劉銘傳,於西門內再新築登瀛書院。竣工後,當地街道被稱為「書院街」。

**另於1887年先在大稻埕六館街由官民募資,創設臺灣第一所新式學校「西學堂」,後於1890年時遷至臺北城的登瀛書院內,再於書院旁新建西學堂,於翌年完工。

番學堂,連橫[臺灣通史‧教育志]載:光緒十六年(1890)春三月,並設番學堂,先選大樹嵌、屈尺、馬武督之番重二十名而教之,聘羅步韓、吳化龍、簡受禧為教習,課以漢文、算書,旁及官話、臺語,起居禮儀,悉倣漢制。每三日,導之出遊,以與漢人晉接,消其頑獷之氣,生其觀感之心。而銘傳又時蒞學堂,以驗諸生功課,極力獎勵。番學堂為劉銘傳新政的一部分,目的在藉由熟習漢人文化與生活,來提升原住民之生活水準。惟劉銘傳去職後兩年(光緒十八年),番學堂即撤廢。此番學堂始建年不詳,應在西學堂落成後,學堂運作則應可先行。洪騰雲孫洪文光是監工,因此經費應該是艋舺仕紳捐獻。

而西學堂同理推測應該是大稻埕仕紳捐獻監造。

因此書院街部分,共有登瀛書院 西學堂 番學堂,是知府雷其達(增貢。署閩縣知縣。光緒二年1876年任嘉義縣知縣。光緒十二年1886年接替劉勳擔任台北府知府1892離任)期間興建。

-------------------------------------

登瀛書院詳細內涵與運作資料很少。

陳星聚短暫擔任的中路撫民同知1879-1880是沈葆楨新設,在水沙連(埔里)。

先看這段資料,來源是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

林晸,原名如玉,字希村,福建侯官人。博學強記,善為駢體文。

光緒五年(1879)舉人,授知縣,分發浙江補用。

十年春,陳星聚知臺北府,建登瀛書院以課士,慕其名,聘為山長。未幾,同邑孝廉陳衍,應巡撫劉銘傳之邀佐幕府,暇則相與論詩,一時操觚之士,莫不奔走門下。十三年,補常山令。旋卒。遺有《鹿儔居士集》十八卷,遊臺之作百餘首附焉。(郭啟傳)

------------------------------------------------

陳星聚任台北知府前是在埔里水沙漣的中路撫民同知。

所以到台北也設登瀛書院,比照草屯登瀛書院是很合情理。

也因此看一下台灣更早的草同登瀛書院可以有個概念。

**

草屯地方昔屬南北投堡域,清雍正年間,為教化北投社平埔族子弟,設有土番社學一所。   乾隆年間,在北投街設北投義學,以為漢人子弟啟蒙之所。  至道光年間,北投社人陸續內移埔里地方,致土番社學有名無實。   時漢人之拓墾已歷一百餘年,地方繁榮,文運鼎盛,有北投堡總理莊文蔚、職員洪鐘英等人發起,募得銀五千八百元,卜地於北投街郊現址建登瀛書院。工程始於道光二十七年(西元一八四七年)十月,翌年十二月竣工。

登瀛書院,正殿祀文昌帝君、朱子、魁星等,俗稱文昌祠。

內設山長一人,聘請舉人、貢生、廩生等擔任,設正、副董事各一名,爐主一名。

書院非專為考試而設,無官試,費用來自堡內玉峰社、碧峰社、萃英社、梯雲社等捐贈,其經營管理,與官府無關。

此書院招收北投堡內成年子弟、授與讀書、作文、作詩等課業,每年二月、八月舉行春秋二祭,屆時仕紳子弟會飲宴饗。

---------------------------------------

2020年3月4日 星期三

有關考棚與急公好義坊

有關考棚與急公好義坊,因為事情有點複雜,包括原始文件來源不一,當然最後定調版本是刻在石坊上的版本,不過不是很容易了解........

我在整理舊的衣物時,回憶我的阿祖,也就是曾祖後來扶正的二房,晚年跟著祖父住,因此一些話是聽她說的。龍袍前補後補,其實是兩件,而且穿的人身材差很多,這我後來才搞懂。洪騰雲1819-1899,洪輝東1839-1884,洪以南1871-1927,洪長庚1893-1966。

父系基因Y應該是從洪輝東一脈到我。體型較小約168-175公分高。但龍袍看來就至少178以上。
第一張圖就是四品文官穿的前補後補,身材是屬洪輝東高祖父。公文也是這樣寫,捐來的,有說是後補浙江同知銜,清末期閩浙總督管浙江福建駐福州,後來台灣建省,福建就變總督自己管,轄下兩個巡撫就是浙江與台灣,這只是大概情形。基因學可以證明的平埔血緣四品官。

台北建城與考棚,1878-1880間是規劃建官署,第一期捐地建考棚,府署(日本時代台北縣署廳署),文廟,還有城牆預定位置往東北方的練兵場,所以隔著城牆,台北府考棚的武生考試場,現在舊市議會案要標出那塊地的東北區,這安排是很合理。考棚是多功能,很多府級單位書院都借用考棚,過渡期的多功能場地的意思。

當年是洪騰雲的意思,但是執行當然是洪合益的執行者洪輝東。當時絕對沒有想到建坊的事。

到1884年清法戰爭,劉銘傳來台時,高祖可能是身體不好,年底就逝世,因此與劉銘傳暫駐的舊淡水縣衙門後來明道書院,鄰居就是洪騰雲宅。劉銘傳1836-1896,陳星聚1817-1885,觀察一下這些人物年齡,其實洪騰雲是難得的長壽耆老。1887年光緒13年有了建急公好義坊的倡議,這已經是至少啟用7年了,而劉銘傳鐵路1887與台北府天后宮1888都是1887-1888之間籌畫開工,我相信建急公好義坊除了中央政策鼓勵民間捐資建設之目的,也有天后宮土地及鐵道用地沿線配合種種考量。至於誰啟動淡水縣洪龍光監生,為洪騰雲孫從稱呼就知道。哪一位?或許是洪文成?還是大哥洪文明1886 丙戌 光緒12年 逝世,我就不清楚。

但是洪騰雲明顯是例(捐)貢生,四品封典同知則是清朝對文官的一種優遇,就是過世之後,捐得的官銜可以給尊親。

有一份給新竹縣的轉文寫錯,淡新檔案整理成文字檔時搞不清楚跟著錯,才有"已故四品封典例貢生洪..." 人明明還活得好好的。

不過刻上去時就是正確的。

歷史謬誤,有些背後背景故事,還是需要慢慢釐清。我現在想找的是天后宮土地是否洪合益捐贈?天后宮廟田,練兵場位置土地誰捐?如果有天后宮建廟原始碑文就好了。

至於說洪騰雲是1814年生的錯誤,也不知怎麼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