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4日 星期六

陳星聚的台北府登瀛書院故事

陳星聚的台北府登瀛書院故事由來。

************************

台北與草屯都有的登瀛書院(取名自十八學士登瀛洲)交集是中路撫民同知與台北知府兩時期的陳星聚。



**

十八學士是指唐朝時的十八位人才

唐太宗在秦王時期建「文學館」以聘賢才,杜如晦、房玄齡、於志寧、蘇世長、姚思廉、薛收、褚亮、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勗十八人為學士。命畫家閻立本為十八學士畫像, 即為《十八學士寫真圖》,褚亮題贊。當時被唐太宗選入文學館者被稱為「登瀛洲」,即後人所謂「十八學士登瀛洲」...............................

-------------------------------

洪騰雲捐地與經費建的考棚,

與艋舺官民捐獻配合知府陳星聚創建的考棚時期登瀛書院,都是台北府初期地方重要教育建設。

登瀛書院在陳星聚知府時期(1879-1885)是在考棚內。

------------------------------------------

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時期(1884年7月16日至1891)

1890年,臺北知府雷其達秉奏劉銘傳,於西門內再新築登瀛書院。竣工後,當地街道被稱為「書院街」。

**另於1887年先在大稻埕六館街由官民募資,創設臺灣第一所新式學校「西學堂」,後於1890年時遷至臺北城的登瀛書院內,再於書院旁新建西學堂,於翌年完工。

番學堂,連橫[臺灣通史‧教育志]載:光緒十六年(1890)春三月,並設番學堂,先選大樹嵌、屈尺、馬武督之番重二十名而教之,聘羅步韓、吳化龍、簡受禧為教習,課以漢文、算書,旁及官話、臺語,起居禮儀,悉倣漢制。每三日,導之出遊,以與漢人晉接,消其頑獷之氣,生其觀感之心。而銘傳又時蒞學堂,以驗諸生功課,極力獎勵。番學堂為劉銘傳新政的一部分,目的在藉由熟習漢人文化與生活,來提升原住民之生活水準。惟劉銘傳去職後兩年(光緒十八年),番學堂即撤廢。此番學堂始建年不詳,應在西學堂落成後,學堂運作則應可先行。洪騰雲孫洪文光是監工,因此經費應該是艋舺仕紳捐獻。

而西學堂同理推測應該是大稻埕仕紳捐獻監造。

因此書院街部分,共有登瀛書院 西學堂 番學堂,是知府雷其達(增貢。署閩縣知縣。光緒二年1876年任嘉義縣知縣。光緒十二年1886年接替劉勳擔任台北府知府1892離任)期間興建。

-------------------------------------

登瀛書院詳細內涵與運作資料很少。

陳星聚短暫擔任的中路撫民同知1879-1880是沈葆楨新設,在水沙連(埔里)。

先看這段資料,來源是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

林晸,原名如玉,字希村,福建侯官人。博學強記,善為駢體文。

光緒五年(1879)舉人,授知縣,分發浙江補用。

十年春,陳星聚知臺北府,建登瀛書院以課士,慕其名,聘為山長。未幾,同邑孝廉陳衍,應巡撫劉銘傳之邀佐幕府,暇則相與論詩,一時操觚之士,莫不奔走門下。十三年,補常山令。旋卒。遺有《鹿儔居士集》十八卷,遊臺之作百餘首附焉。(郭啟傳)

------------------------------------------------

陳星聚任台北知府前是在埔里水沙漣的中路撫民同知。

所以到台北也設登瀛書院,比照草屯登瀛書院是很合情理。

也因此看一下台灣更早的草同登瀛書院可以有個概念。

**

草屯地方昔屬南北投堡域,清雍正年間,為教化北投社平埔族子弟,設有土番社學一所。   乾隆年間,在北投街設北投義學,以為漢人子弟啟蒙之所。  至道光年間,北投社人陸續內移埔里地方,致土番社學有名無實。   時漢人之拓墾已歷一百餘年,地方繁榮,文運鼎盛,有北投堡總理莊文蔚、職員洪鐘英等人發起,募得銀五千八百元,卜地於北投街郊現址建登瀛書院。工程始於道光二十七年(西元一八四七年)十月,翌年十二月竣工。

登瀛書院,正殿祀文昌帝君、朱子、魁星等,俗稱文昌祠。

內設山長一人,聘請舉人、貢生、廩生等擔任,設正、副董事各一名,爐主一名。

書院非專為考試而設,無官試,費用來自堡內玉峰社、碧峰社、萃英社、梯雲社等捐贈,其經營管理,與官府無關。

此書院招收北投堡內成年子弟、授與讀書、作文、作詩等課業,每年二月、八月舉行春秋二祭,屆時仕紳子弟會飲宴饗。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