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洪騰雲傳 ---族譜 (泉州洪氏源流整合版)



洪騰雲傳--族譜研究

 南唐(937年-975年)

王審知( 862-925)

這裡真是有一些問題。

從王審知入閩是一件事。英林洪氏起源。

但是特別寫南唐丁巳,就差了六十年,從西元897變成957年。

我認為洪氏跟王審知入閩897年應該可信。

中間有人回去當南唐的官也是非常可能。

"南唐唐昭明太子--玄機在此。南唐回成李姓是有故事的 ,濠州八歲姓李的小孩,的故事)

既然回到李氏,就是要爭正統。唐在當時還是有吸引力的。

南唐可比蕭梁昭明太子的大概就是李璟,時間也對,957年。

我覺得不是亂寫,是有暗藏意思。

參考

"五代時期南唐保大二年(閩天德二年,944年)至四年,南唐軍破建州(治建安,今福建建甌)攻滅閩國的作戰。"

(946年)四年,李仁達乞師吳越,擊退南唐軍後,歸附吳越,閩遂亡。

另一可能,南唐建立之後,這些唐朝遺民,思念大唐,回朔紀年,把王審知入閩897年寫成南唐丁巳年。

 "乾寧四年十二月初六(898年1月2日)王潮過世,遺命以王審知繼位福建道觀察使、威武軍節度使,後又受封為琅琊王。後梁太祖開平三年(909年),再受封為閩王。"

南朝梁"
蕭統(501年-531年5月30日),字德施中國南朝梁代太子文學家梁武帝長子,其母為貴嬪丁氏"

後梁 "開平元年(907年)廢唐哀帝,自行稱帝,改名為晃,建都開封,國號為「梁」,史稱「後梁」,後人稱為後梁太祖。"

 (502年-557年)是中國歷史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三個朝代,由南齊宗室蕭衍稱帝,改國號,都建康(今江蘇南京)。以蕭衍地在古梁郡,故國號為梁。因為皇帝姓,又稱蕭梁

梁郡中國三國時設置的
曹魏黃初中改故梁國置,治所睢陽縣(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南)。西晉時改梁國。南朝宋初復改梁郡,移治下邑縣(今安徽省碭山縣)。北魏復還故治。隋朝開皇初年廢,大業初年復改宋州為梁郡。轄境相當於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帶。唐朝初年廢。"


20140928_214721


(泉州洪氏源流整合版)



 洪騰雲1819-1899,泉州人。

------------------------------------------------------------

 泉州洪氏



依照祠堂分佈與紀錄,有以下六大分支。



英林洪氏大宗祠(晉江市英林鎮。肇基英林)






英都洪氏家廟宗祠。(南安市英都鎮榮星村)
營前洪氏宗祠(南安市石井鎮營前村。


洪窟洪氏祠堂(龍窟洪氏祠堂。石獅市蚶江鎮洪窟村。)

草埔尾洪氏大宗祠(泉州東門草埔尾[今溫陵北路與湖心街交界處]。洪皓及洪邁。     

 金井英圍洪氏宗祠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


英林洪氏大宗祠-----

洪騰雲族譜記載


20140928_214953

--英林 洪氏字行----------



清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年),南安縣古山村洪應心中恩科進士、授陳州通判時,回祖籍英林氏大宗祠祭祖,其拜祖祭文28句,每句 4字,計112字,無一字雷同,且文句優美、內涵豐富,於是眾議定為英林氏大家族的昭穆,自19世起啟用:



茲孫子,爾玉汝球。溯源我祖,肇于光州。瞻其英里,乃奠厥攸。詩書禮樂,燕翼貽謀。分居析派,近遠一儔。掇科取第,文采芳流。忠孝廉節,令聞長悠。謨烈昭垂,億萬春秋。後昆踵武,儀式作侔。日臧載熾,克紹箕裘。敬勖來許,交勉家脩。名題麟闕,身登瀛州。為國楨棟,德業炳彪。永似以續,丕篤前猷。”



 

英杭鄉中厝份族譜



自開基英林壹世祖而下,分支析派,歷代相承,三才公派下,木齊公後裔,俱各登載詳明。


(這些數字與名字事實上應該是密碼而非本名)

一世祖 十四朝奉

 子二 宣義 評事 都在英林。



二世祖 十五宣義

--子二,長  十七承務(移往江西)

 



三世祖 十八承事



四世祖 十九迪功郎

20140928_214755


五世祖 念七評事-----   建隆 辛酉年逝


六世祖 三十一貢元----北社始祖

20140928_214815

七世祖 三十五忠輔



八世祖 四十五郎



九世祖 七十一上舍



十世祖 七十二致政


十一世祖 子大 字思寬 生於元朝大德癸卯年正月初九日吉時

20140928_214840

 "姑嫂山百子千孫墓"
說明

元大德七年1303

大德 1297年二月-1307年)是中國歷史元成宗年號 11年。

大德十一年五月元武宗即位沿用


 山東、河南蒙古軍因戌甘肅而賣田產妻子者,官為贖還。是年,太原、平陽地震,壞房屋十萬計,死亡不可勝數。
文化紀事:
《大元大一統志》成書。
數學家朱世傑著《四元玉鑒》成書,世傑字漢卿,號松庭,另著有《算學啟蒙》。在求解多元高次方程組、高階等差級數、高次招差法方面,比西方早四百年左右。
學者金履祥死(12321303)。履祥字吉父,稱仁山先生,蘭溪(今屬浙江)人。不仕元朝。有《仕山文集》等。

20140928_215018

 

 20140928_215053


20140928_215259


20140928_215334


20140928_215410


20140928_215448

 

 

 

 

肇基英林


  英林氏是北方氏最早入閩、傳裔眾多的一支。英林氏肇基始祖為十四朝奉,名十四郎,官朝奉大夫,族人合稱之。
 

《英林洪氏族譜》

“一世始祖十四朝奉,妣郭氏恭人。公河南光州固始縣人,緣黃巢王仙芝作亂,唐昭宗·乾寧三年丙辰(896)錢繆克復越州,時王審知自稱福建留後,因以將軍扈閩。越四年丁巳(897)公偕二子從王審知入閩來泉,初居晉邑十四都湖北洪厝(即符卿郭冠山墓前)

公幼習詩書,諳熟山水,曾悟東山勝水煙霞雅趣,旋而移居厝跡前,殊猶未遂所願。因見英林地脈攬英山之勝概,揖虺水之奇觀,故三遷而肇基英林,是為英林氏之始祖。

迨二子成立,遙念光州固始,乃以家事委二子,遂單騎而歸。途中染病,卒于惠安,就地安葬在惠安縣南山前鄉湖坑山,穴名青草龍,又名白鶴現介。妣葬在固始縣。”


衍傳


  英林氏分支不僅遍佈泉州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金門諸邑,且傳播閩、浙、贛、皖、粵(廣東吳川、遂溪、廉江、赤坎、高州、電白、信宜,廣西合浦,海南雷州等處)、台、港、澳,以及歐、美、日和東南亞諸國,尤以旅居菲律賓者為多。

據族譜統計,康熙、乾隆年間,英林北社1314世遷台者207人,南社1116世遷台者347人。其中很多是“兄弟同往”、“父子同往”“祖孫四代同往”的。


分佈於彰化縣、諸羅、臺北府、淡水港、東港、艋甲、竹塹、臺北、鹿港、草尾店、臺灣府城、鳳山靈仔寮、笨港、鳳山番仔寮、台南阿裡港等地。

臺灣氏約有28萬人,按臺灣人口比例排行第15位,其中大半與晉江英林有淵源關係。

-----------------------------------------------------------------------
 祠堂沿革
英林氏原建有祠堂,明季為兵燹所毀。

  清代,崳上村21洪光弼,字光輔,自幼旅居暹國 (泰國),創辦實業,積聚至數十萬金,暹國王賜號“昭誇”(即國佐)光弼身居異域不忘故土,於康熙五十四年 (1715)回國鼎建崳山小宗祠;又捐金百餘為倡,擇本房小宗舊址籌建大宗祠。返暹之後,獲悉工程因故遲延,弗克告竣,便再捐700余金,命長子尚彬協族中耆老董理修祠事,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冬建成。

“廟貌聿新,前徽式廓,匪獨慰于水源木本之思,尊祖敬宗之念,亦俾異日子孫瞻仰 396 遺規,報本追遠,時切春秋俎豆之感。



英林氏大宗祠於光緒五年己卯(1879)重修。

1955 年被拆毀改建為英林糧站。

廿世紀90年代,經海內外族人籌集資金重修。199111月興工,199212月告竣。

門廊並列4柱,階前1對青石獅子。

大門青石匾鐫“墩煌衍派”

其上方又懸黑漆金字牌匾,上鐫清·光緒狀元、貴州人夏同和手書氏大宗”4個顏體大字。左門匾鐫“六桂傳芳”,右門匾鐫“三瑞流光”。門柱皆鐫聯對,有“岩峰虎踞鍾靈毓秀,湖澤龍蟠蔚瑞呈祥。”“英山勝概標名族,林海雄風蔚大宗。”

  樑枋間掛黑漆金字匾額不下數十方, “天王”、“第一丞相”、“大學士”、“都督都監”、“刑部侍郎”、“廷尉榮封”、“都憲”、“副總府”、“經文緯武”、“特簡黃堂”、“祖孫進士”等。

  廳中石柱皆鐫聯文,稱頌歷代先祖功德,如
“劾三奸,正國持綱,大宋尚書第;敦五族,安邦制策,皇清將相家。”
“冷硎山志報君恩,峻節昭昭臨大節;道州府身殉國難,忠心耿耿格天心。”

祠堂兩廡鐫有“英林氏大宗始建碑記”、“英林氏大宗重建碑誌”、“英林氏大宗重建海外菲、港、台等裔孫捐資芳名綠”

 英都洪氏家廟位於洪承疇故里的南安市英都鎮榮星村的鳳山東麓。



南安英都氏係晉江英林南社9仙尉公傳裔,故洪承疇亦為十四朝奉之裔孫。(參見泉州歷史網www.qzhnet.com《泉州人名錄·洪承疇》、《泉州祠堂·英林氏大宗祠》)
《翁山譜志》記載,僅明、清兩代英都氏就有進士16人、舉人65人、貢生63人,經府試、院試秀才570人;任朝廷官員21人、省司官員14人、州府官員37人、縣邑官員44人。其中,洪庭桂祖孫410進士、洪承疇父子雙進士、洪科捷父子雙翰林。
英都現有住鄉氏族人近6萬人,另有3萬餘人旅居東南亞各國及港澳臺等地區。
  英都五世家廟東西軒大門楹聯:“解元傳臚鴻博第,將相公侯郡馬家。”“憲台方伯大夫第,布政司徒侯爵家。”
  整個建築群規模龐大,氣勢恢巨集,且建築風格和諧,極富閩南“皇宮起”的建築特色。富麗堂皇而不失古色古香,莊嚴肅穆而又具有園林情調,堪稱閩南祠宇建築的典型代表作。

營前洪氏宗祠

營前洪氏宗祠位於南安市石井鎮營前村。
英林氏傳至14洪宗遠,於元代由英林宅角分居溪前村。再傳至17洪嗣明,約于明初由溪前徙居南安四十四都營前村,是為營前洪氏肇基祖。自此洪宗遠裔孫支分“三前”:溪前、庵前、營前。
清·康熙(16621722年)年間,營前1支遷往廣東惠州府海豐縣,為洪醇仁支派;1支遷往江西吉安府萬安縣,為洪應懷支派。
著名族人
  明末清初,營前曾出了十幾位名宦紳士。
  8洪熙宗,崇禎十七年甲申(1644)光祿大夫、都督同知;洪熙孟,康熙六年丁未(1667)誥贈參將正品;洪心江,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中憲大夫。
  9洪秀榮,崇禎四年辛未(1631)欽授鎮國將軍;洪秀宗,康熙三年甲辰(1664)一品光祿大大、左都督。
  10洪應懷,康熙七年(1668)欽授副總兵官;洪渭叟,康熙八年(1669)欽授威略將軍;洪翼如,康熙十二年(1673)欽授都司;洪章河,康熙廿四年乙丑(1685)承德郎、廬州府知府;洪朝端,康熙廿六年丁卯(1687)一品光祿大夫,左都督蓋印將軍。
  康熙年間,還曾出現“父子科第、兄魁弟解、科甲蟬聯”:即10洪守辟(海豐支派)康熙十四年(1675)中舉人,其子洪宸拂洪宸孚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同科中經魁和解元,次子洪宸孚於康熙四十五年(1706)再中進士,授翰林院檢討充三朝國史館纂修、戶部清吏司主事,目前海豐縣還有翰林”的遺址、遺墨。
  11洪士達,康熙五十一年(1712)入國子監太學生選州司馬;洪以居,咸豐十年(1860)中選魁;另有多名太學生、府庠生、邑庠生。
  清代還出了一位聞名廈門的大商賈——洪古伯,廈門有一條街道叫“洪本部”(現第五碼頭附近),就是洪古伯當年開發、經營的集市。
 ----------------------------------------------------
 下面者兩個祠堂記載,有雷同之處,也都屬北社,地點也較靠海邊,因此英杭洪氏子弟洪騰雲應該是這一支派。


洪窟洪氏祠堂
洪窟氏祠堂,又名龍窟氏祠堂,位於石獅市蚶江鎮洪窟村中央,是大宗祠堂。


洪窟氏奉洪十七郎洪石纓)為肇基始祖。洪十七郎,翰林學士洪邁之子,於南宋·淳熙(1241—1252 )間從江西樂平徙居龍山。(參見泉州歷史網www.qzhnet.com《泉州人名錄·洪邁》)一脈蕃衍,至清代,他姓陸續播遷外地發展,惟姓獨留,蔚為泉州府南門外一大望族,號稱北

" 二世祖 十五宣義(洪邁?)--

子二,長十七承務

十八承事"

十七承務去江西,十八承事留 泉州。

 

(而南洪 即英林氏。 )



 現洪窟氏總人口一萬二千多,除本村居民外,族裔遍佈海內外。


入清辛丑播遷,沿海地區的大小宗祠幾乎毀盡,惟獨洪窟氏祠堂倖免於難,傳說賴十四世叔祖洪懋基之功。舊譜載,洪懋基相國連襟。相國疑是黃景昉

·康熙卅一年(1692年),修職郎洪捷基等九位首事主持重修。

光緒卅四年(1908年),又進行一次翻建,完工後尚有餘款,擬于南塘書院(參見泉州歷史網www.qzhnet.com《泉州學校·泉州書院·南塘書院》)舊址興建新式學堂。

不料民國三年(1914年),英林氏俗呼龍蝦出港墓鷹撲兔墓2007年遷葬于英林陳山)的二座祖墓遭他姓破壞,洪窟宗親參與周旋數年,後得陸軍第二師第四旅旅長、同安市頭洪英出面收場。

加上民國九年(1920)當地軍閥不斷向洪窟勒索攤派錢糧,引起民變反抗毆打兵丁,最後賠錢了事。於此,公款挪用所剩無幾,有人趁機購買祠堂埕南面的祠堂鋪建私屋。

拖延至民國十五年(1926),氏祠堂才舉行重建落成典禮及升祧晉祿儀式;同年在祠堂興辦新式學校龍江小學,學校與祖宗神主牌同在一處,至1964年龍江小學才遷至新建的植英校舍。

1966文革破四舊,祠堂神主龕及列祖列宗神主牌被拆毀,設置供銷合作社門市經營部。1976年,供銷合作社搬遷新址,祠堂又被汽配螺絲工廠佔用。

1987年,旅菲洪窟同鄉會組團回鄉,商談祠堂翻建事宜,即擇日開工,沿用原來的大石岒等石頭構件,至1989年竣工,規模結構依舊,整體持有明、清閩南皇宮起的韻味。翌年恰逢馬年龜湖大普當值,於是提前擇農曆四月初八日借校慶之名晉主(斯時政策尚不允許),旅居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仰光、越南、美國,以及港澳臺的400多位代表回鄉參加祭祖典禮活動。

洪窟氏祠堂是泉南建築規模最大宗祠之一,素有塘東斜,洪窟高洪窟祠堂,水頭大宮之稱。

祠堂內柱聯甚多。入宇迎面的柱聯:敦煌詩禮家聲舊,鐃郡*纓世澤長。祀殿神龕供奉先人牌位 ,龕上正中高懸南宋·高宗欽賜忠貫日月四個大字匾額,四面布立翰林學士邑宰等眾多匾額。

草埔尾洪氏大宗祠

位於泉州郡城東門草埔尾(今泉州市溫陵北路與湖心街交界處,靠近東湖公園)
洪皓洪邁
洪皓,字光弼,諡忠宣,江西樂平人。1115年登進士,狀元及第,但一生仕途坎坷。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以徽猷閣待制、假禮部尚書出使金國,羈留15年,流放冷山(今黑龍江省東北),艱苦備嘗,威武不屈,最後遇赦歸宋。
宋高宗·趙構贊曰:“卿忠貫日月,志不忘君,雖蘇武不能過。”宋室南遷後,與秦檜不和,被放于英山、袁州,最後在南雄州(今海口)病卒,時年68歲,諡忠宣。

洪皓三子,11421145年間先後中進士,至極品。長洪適官至“端明殿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次洪遵官至“資政殿學士:同知樞密院事”;季洪邁“龍圖閣學士、禮部員外郎”,隆興元年(1163)曾知泉州
相傳洪皓初官寧海主簿代行縣令事,減賦稅,撫恤貧民,深得人心。當年縣中荷花、桃、竹皆成連理,故名其居曰“三瑞堂”,或說皓之三子適、遵、邁俱為學士,時人稱為“三瑞”,故洪氏後裔以“三瑞傳芳”為堂號至今。
長子洪梓,紹熙五年(1194年)授福州通判。洪梓長子洪偃、四子洪參隨父居福州。洪偃之子洪籎曾任福州安撫,舉家居建陽。
次子洪植(十九郎),宰武榮(南安縣,縣治豐州古稱武榮),擇吉同安翔風裡十三都柏埔村(今新店洪厝村)。秩滿後授江西信州通判,開禧元年(1205年)回閩服丁憂,時洪植已年逾花甲,遂定居晉江、同安比較合理。

據鐘山氏手抄譜說洪植卒後葬晉江洪窟姑嫂塔附近,穴名“鷹撲兔”
十七郎洪石纓)移居晉江龍山(今石獅市蚶江鎮洪窟村)傳衍。
十八郎後裔定居晉江嶼頭。
十六郎因孫洪天錫遇害事件(參見泉州歷史網www.qzhnet.com《泉州人名錄·洪天錫》),天鳳天鸞天福天養諸孫避禍也各分道揚鑣,分散定居于南安之華美,鳳山杏埔和安溪、永春、石獅之蚶江、林邊洪厝。
洪遵裔孫洪清溪從江西樂平金山鄉(今紅岩鎮岩前村)遷同安民安裡十一都市頭村(今馬巷鎮)。傳世中又播衍各處。
從此氏在閩南一帶和臺灣地區成為大族,據統計人口約40萬左右。
  建祠
  ·咸豐九年(1859年),洪皎後裔、草埔尾洪曜離中舉;咸豐十年1860年),洪曜離出任總辦董事,倡建大宗祠。
  洪曜離派其兄洪能疇帶譜牒赴臺灣,請道光二年(1822年)賜進士出身、翰林院庶起士、臺灣兵備道兼理學政、按察使銜的洪毓琛(山東臨清人)撰寫勸捐序,洪毓琛欣然命筆並捐銀300圓。勸捐序連同氏宗人捐款芳名均勒于石,嵌在祠之右牆。序文曰:
  “夫敬宗收族,雖孝子慈孫事,然家不立廟,祖於何亨,宗不建祠,族於何聚,此我氏大宗之建所由汲汲歟。”
  “今氏之宗,世不渺乎荒邈,系實出於名哲。忠宣公大節炳如,保世慈大,以長有子孫也固宜。文敏公學貫經史,擅詞翰,迨其少子十九郎公宰泉武榮,以甘棠遺愛,摯族居於泉之五邑,迄今七百餘年,淵源可考,名賢之裔,奕世也昌,其所由來者遠矣。嘻!天運迴圈,無往不復,洪氏居泉,慮其族之散而不能聚也,於是構址建祠……。”

  山門匾額上書正楷“翁山”2個大字。山門兩邊分別鐫刻著洪學智楊成武將軍的“振興英都”、“大展宏圖”題字。祠前三面環牆,設一大邊門,門額匾書氏廟門”
  祠門硬山式築于石台基上,中門楣上嵌“洪氏大宗祠”。門口原有大埕旗杆4座,現無存,改砌平面的花崗岩。倒凹壽三川步口門邊佇立石柱四根,各刻楹聯。一是“駟馬高車地,忠臣理學家”,清·咸豐己未(1859年)舉人洪翟離撰書;一是“派別衍敦煌宗支百世,地靈鐘袞繡廟貌千秋”,相傳是翰林院編修龔顯曾(參見泉州歷史網www.qzhnet.com《泉州人名錄·龔顯曾》)撰書。
 祠門木構,,上懸“三瑞堂”匾;中間大門作幾何欞窗,隔扇對稱,兩扇雕梅花,另兩扇分別雕有鹿鳳、龜鶴配翠竹。竹葉精心設計並雕刻聯句:洪皓我祖,節著冷山;忠貞貫日,感動天顏。”“纘承絞綾,薦任赤泉;甘棠遺愛,聚族瓜綿。”大廳承脊大柱楹聯:“節著冷山,十五年銜命抱符,忠貞志遠逾蘇武;派分晉水,廿餘疏劾奸弭患,鐵石心邁跡瓊崖。”
  正祠45排柱心位設7層神龕,雕工精美。神龕築在石臺上,石台正面篆刻“福祿壽”3字。神龕前上方是“忠貫日月”匾。神龕內奉祀的神主牌和其他的匾額在“文革”期間被紅衛兵所毀。
  大宗祠祀洪皓洪皎洪適洪遵洪邁洪天錫洪天驥等及各宗支始祖,左昭右穆,清末春、秋兩祭。但到民國初年,祭祖之儀便無法延續。

英圍洪氏宗祠

英圍氏宗祠位於晉江市金井鎮圍頭半島圍頭村西面後城,與金門島隔海相望。因氏始祖從英林村繁衍而來,故取英林村的“英”字和圍頭村的“圍”字而得名。
  肇基
唐昭宗七年(897年),氏第14朝奉偕長子宣義、次子評事,從河南省光州府固始縣隨王審知入閩,肇基晉邑(晉江)十四都英林村。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英林2宣義的後裔、6洪興嗣分支金井沿海圍頭村,為圍頭氏一世祖,至今已傳至29世。

  1958年“8·23”炮戰中遭炮毀坍塌,成為廢祠。
  1985年,氏裔孫溯燈由菲返裡,倡議建祠,旅菲族裔紛紛捐資,家鄉族親群起響應,耗資100多萬元(捐資者292人,臺胞和僑胞居絕大多數)重建宗祠,奉迎“六桂”始祖。19872月奠基,1988年仲冬竣工。
 ---------------------------------------------------------------------------------

 泉州  晉江市 龍湖鎮 杭邊村 即 英杭
------------------------------------------------------------------------------------------
結論:隨著泉州方面資料越來越多,雖然可以釐清一些以前不甚了解的名詞與背後意義,但是感覺上,有一些歷史好像這頭套那頭,似曾相識,又不盡相同 。有些字我也校正過了。
大概的故事
洪氏祖先源出名門望族。
秦漢之際,有出名將。
魏晉南北朝時,與一些舊家族避居河南東北角近安徽的地區。
唐朝末年 王仙芝,黃巢,秦宗權,時期,烽火遍地時,隨王審知入閩。途中或有族人停留江西,或後來又回固始,都有可能。
洪氏人口不多,基本上也不是閩國顯姓,如王,林,陳,李。因此他姓改姓洪的誘因較少,除了六桂這 故事。
---今天這樣回顧一下,應該可以說,洪家"英杭"來歷,就跟"英圍" 一樣,取英林的英,杭邊的杭。 
看來應該屬於-----------------
洪窟洪氏祠堂
洪窟氏祠堂,又名龍窟氏祠堂,位於石獅市蚶江鎮洪窟村中央,是大宗祠堂。


洪窟氏奉洪十七郎洪石纓)為肇基始祖。洪十七郎,翰林學士洪邁之子,於南宋·淳熙(1241—1252 )間從江西樂平徙居龍山。一脈蕃衍,至清代,他姓陸續播遷外地發展,惟姓獨留,蔚為泉州府南門外一大望族,號稱北;------------這一系。可惜我這邊沒交代十七郎,卻到第六代記載北社始祖。此北社是否同"

次子洪植(十九郎),宰武榮(南安縣,縣治豐州古稱武榮),擇吉同安翔風裡十三都柏埔村(今新店洪厝村)。秩滿後授江西信州通判,開禧元年(1205年)回閩服丁憂,時洪植已年逾花甲,遂定居晉江、同安比較合理。

據鐘山氏手抄譜說洪植卒後葬晉江洪窟姑嫂塔附近,穴名“鷹撲兔”
十七郎洪石纓)移居晉江龍山(今石獅市蚶江鎮洪窟村)傳衍。
十八郎後裔定居晉江嶼頭。"時代更替,當官的在改朝換代之後,族譜不敢寫得太明白,但是數字的巧合,讓我高度懷疑,洪騰雲天祖,事實上是書香世家。
----------------------------------------------------

王潮命王審知於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攻克福州,佔領福建省全境,王審知時任福建道觀察使乾寧四年十二月初六(898年1月2日)王潮過世,遺命以王審知繼位福建道觀察使威武軍節度使,後又受封為琅琊王。後梁太祖開平三年(909年),再受封為閩王。後唐莊宗同光三年(925年)去世,葬於福州 
蕭統 (501~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維摩, 南朝梁代文學家,南蘭陵(祖籍江蘇丹陽)人, 梁武帝蕭衍長子,母親為蕭衍的貴嬪丁令光 ,又稱丁貴嬪。 於天監元年十一月被立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於531年去世,死後諡號“ 昭明 ”,故後世又稱“昭明太子”。 主持編撰的《文選》又稱《 昭明文選 文選成書以後,風行一時。 到了唐代,應進仕舉者,必須熟讀《文選》。 唐代有“《文選》爛,秀才半”的諺語。 唐代著名學者李善,還專門為《文選》作注,成書60卷。 此後,研究《文選》的學者接連不斷,也稱《選學》,一直持續到清代而不衰。 統年31病卒,諡昭明,世稱昭明太子。

 南唐 元宗 保大 十五年歲次 丁巳(957)

應該是某人名不能直書,因此創造出南唐的唐(唐朝618年-907年)昭明太子---指的是

 李璟(916-961)本名景通,改名瑤,後名景,字伯玉,徐州(今江蘇徐州)人。 五代時南唐國主,世稱中主,曾建南都於洪州(今南昌)。

  (看得出洪氏祖先與江西之淵源)


李璟為南唐烈祖長子,少時廬山讀書,二十八歲繼位。性懦弱,寵佞臣,國勢漸衰。後周世宗柴榮南征,李璟割江北十四州求和,請為附庸,去帝號,稱國主。

李璟在境土大削、國弱的恐懼中,遷都洪州。

宋建隆二年(961)二月,李璟溯長江向南昌進發,到南昌建都,興建長春殿,修鳴鑾路。 然群臣日夜思歸,李璟也“鬱鬱不樂”,不久發病不起,於六月死去。 他遺囑留葬西山,但是後主李煜仍迎梓宮還金陵。

李璟一生好文學,他的詞蘊藉含蓄,深沉動人。 後人把他及其子煜的作品,合刻為《南唐二主詞》。  

他還喜愛書畫,禮待畫家,許多有才華的畫家如進賢董源、巨然、徐熙等都紛紛歸集。 李璟繪有《賞雪圖》、《廬山圖》等


+0957-02-08 ~ +0957-03-09
(20706362070665)
遼[契丹] 穆宗
應曆 七年 (丁巳)
正 月 己丑 朔
北漢 睿宗
天會 元年
歲次 丁巳
正月
南唐 元宗
保大 十五年
歲次 丁巳
正月
南漢 中宗
乾和 十五年
歲次 丁巳
正月
吳越 忠懿王
顯德 四年
歲次 丁巳
正月
後周 世宗
顯德 四年
歲次 丁巳
正月
後蜀 後主
廣政 二十年
歲次 丁巳
正月
平安時代 村上天皇
天暦 十一年
歲次 丁巳
正月
高麗 光宗
(王年) 八年
歲次 丁巳
正月

  看來"從王審知入閩是託付的敘述。或者就是在跟隨王審知入閩之後一部分受南唐 承接大唐的號召,回去跟隨中主李璟。然後變成又是英林洪氏後代,又是江西人的記載。

 

丁巳年957年入閩後,又回江西。才有"

洪窟氏奉洪十七郎洪石纓)為肇基始祖。洪十七郎,翰林學士洪邁之子,於南宋·淳熙(1241—1252 )間從江西樂平徙居龍山。"

--------------------------------------

這裡得到的訊息是,中原舊氏族,非常重視起源地。在幾次大遷移中,能夠追朔的也只有地名。 兩晉之後,大家族豪門逐漸崩解,族譜重新來過,雖不免有謬誤,然而綜合多元資訊後仍可得知其梗概,重要的還有不忘本的精神與價值。妥協現實,版本不一,有南唐有吳越,了解現實後,盡在不言中。





 

2 則留言:

  1. 您們是:子大公(11世)→惟敬公(12世)→宗吉公 號:述善(13世)→三才公(14世)→逸居公(15世)→朝齊公 號:敦謹(16世)→尚儉公 縊號:木齊(17世)★逸居公譜作木齋,待考何字正確★→良耕公(18世)→知孰公(19世)→寅違公(20世)→敦汀公(21世)→子揚公(22世)→爾讀公(23世)→玉贈公(24世)→汝璽(25世)的後代,在杭邊有個【逸居公宗祠】咱們都是出自這裡的,你們遷徒淡水我們移居番挖(芳苑)。

    回覆刪除
  2. 我是王自新家族的後代,近期在搜集祖先資料上有查到相關資訊,請問怎麼跟你聯絡呢?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