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文學與藝術文物傳承---第三代洪以南的珍藏
你可以擁有巨額的財富,然而當你年邁病危時,你最掛心的是甚麼?
你可以想財富藏得好不好,分得好不好,或者避稅逃稅逃得了嗎?
也可以想有沒有虎死留皮,人死留名。
也可以想子孫是否繁延不息。是否錢夠用,是否事業可以永續----。
這是沒有一定答案的問題。
富一代,洪騰雲過世前,請來龔顯鶴老師,見證財產分配。每一房都分到各自的田產之外,還有公產,交代給他在世見過的孫輩嫁娶時的禮物。也對服伺晚年的夫人予以生活保障。
富二代早逝,因此沒有分配問題,子孫由上一代照顧培養。
曾祖洪公以南過世有些突然,又處於西學正興而漢學沒落的年代,1927年,祖父處理財產之外,忙於行醫,許多的書籍收藏只能打包放到閣樓與各處櫥櫃裡。
這件是櫃子找出的
說真的,沒有一個子孫懂得書法篆刻與古董的話,還真不知如何處理下去。或許就失散各方。
台灣二十世紀的故事有點複雜,書籍文物的遭遇雖說比之中國幸運一些,然而從網路資料難尋,或許許多文物沒被毀還在某處倉庫,逐漸老化,或者有幸被收藏但束之高閣。等到子孫拆房換錢時,流到舊書店骨董店,這算幸運吧。
曾祖1871年生1927逝。祖父1893年生,父親1924年生。我是1953。奇妙的是對老東西的興趣與機緣隔了六十幾年才又接上。幸運的是祖父與父親對大多數重要物品都小心翼翼地保存。然而數位時代的到來使得保存的意義改變,我覺得應該整理分享才是正確對待這些文物的態度。
當然費時費力,可是只要能對社會有一些正面意義,也就值得了。
下面分享一些最近整理的圖片。
篆刻藝術台灣資料少先分享
參考
http://www.flickr.com/photos/darguanartspace/sets/72157632080902864/
以後慢慢再加上去。